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30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2304U(21)申请号 201420308744.5(22)申请日 2014.06.11E06B 3/00(2006.01)E06B 7/02(2006.01)F04D 29/26(2006.01)F04D 27/00(2006.01)F24F 7/013(2006.01)A01G 9/14(2006.01)(73)专利权人王欢地址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吴家山吴中路201号(72)发明人王欢(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代理人韩建英(54) 实用
2、新型名称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57) 摘要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包括温室墙上设置的窗户、电动机与控制器,所述窗户中部设置的厚玻璃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内设置有旋转轴及其上连接的扇叶,旋转轴的一端与电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集水器,输入、输出电源线上分别连接的输入、输出导电片在金属外壳内上下正对设置,输入导电片的背面通过杠杆与集水器相连接。本设计不仅能够在室内湿度较大时以通风的方式降湿、结构简单,而且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304 UCN 204002304 U1/1页21.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包括温室墙(9)上设置的窗户(1)、电动机(2)与控制器(6),所述窗户(1)与电动机(2)的驱动端相连接,电动机(2)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8)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1)包括边框(11)及其中部设置的厚玻璃(12),厚玻璃(12)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13),活动口(13)内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的一端穿过厚玻璃(12)后与边框(11)的右侧边内开设的边框槽(15)旋转配合,旋转轴(4)的另一端依次穿经厚玻璃(12)、边框(11)的左侧边后
4、与电动机(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旋转轴(4)上垂直连接有多个扇叶(5),该扇叶(5)的圆心部(51)内贯穿设置有旋转轴(4),扇叶(5)的叶边缘(52)所在的圆与牛皮纸(3)所在的平面外切,扇叶(5)的叶边缘(52)上粘贴有破纸件(7),破纸件(7)、圆心部(51)之间的距离大于扇叶(5)的半径,所述活动口(13)上粘贴有牛皮纸(3),该牛皮纸(3)的面积大于活动口(13)的面积,且牛皮纸(3)所在的平面与扇叶(5)的叶面(53)相垂直;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集水器(64);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电动机(2)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输入
5、导电片(621)的背面相连接,输入导电片(621)的正面与输出导电片(631)的正面上下正对设置,输出导电片(631)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5)与金属外壳(61)的顶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631)背面的中部与位于绝缘管(65)内的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后与电源(8)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导电片(621)的背面与杠杆(66)的一端相连接,杠杆(66)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后与集水器(64)的下端相连接,杠杆(66)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支撑座(67)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其
6、特征在于:所述扇叶(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一号扇叶(54)、二号扇叶(55)、三号扇叶(56)、四号扇叶(57);所述一号扇叶(54)、三号扇叶(56)同侧设置,二号扇叶(55)、四号扇叶(57)同侧设置,二号扇叶(55)位于一号扇叶(54)、三号扇叶(56)之间,三号扇叶(56)位于二号扇叶(55)、四号扇叶(5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厚玻璃(12)上开设有玻璃通孔(14),该玻璃通孔(14)内贯穿设置有旋转轴(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64)包括漏斗型的盛水部(641)与杆型的积水部
7、(642),盛水部(641)的底端与积水部(642)的顶端相连接,积水部(642)的底端与杠杆(66)的另一端相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2304 U1/4页3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具体适用于在植物培育装置内以通风的方式降湿,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可控性较强的优点。背景技术0002 目前,植物培育所用的大棚一般采用竹竿、砖头、木材、水泥或塑料制作,其采光、通风的效果较差,导致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只能依赖空调或喷头调控,而不能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环保性较差。0003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8、2682811Y,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3月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由门、上墙体、下墙体和屋顶组成,上墙体和屋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屋顶内侧悬挂有喷水装置,下墙体内设有远红外覆膜,左右两侧下墙体的底部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的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虽然该温室通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喷水装置、远红外覆膜增强了温室的温度、湿度的调节功能,具备一定的环保性,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0004 首先,该实用新型需要在在现有的温室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以及新的喷水装置,与原始温室相比,不仅改动太大,结构复杂,而且操作难度较高;0005 其次,该实用新型虽然采用了多个利用自然能源的设备,但其所采
9、用的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成本均较高,增加了该设计的应用难度。发明内容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实用性较低、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的降湿的扇叶通风窗。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包括温室墙上设置的窗户、电动机与控制器,所述窗户与电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0008 所述窗户包括边框及其中部设置的厚玻璃,厚玻璃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穿过厚玻璃后与边框的右侧边内开设的边框槽旋转配合,旋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经厚玻璃、边框的左侧
10、边后与电动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旋转轴上垂直连接有多个扇叶,该扇叶的圆心部内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扇叶的叶边缘所在的圆与牛皮纸所在的平面外切,扇叶的叶边缘上粘贴有破纸件,破纸件、圆心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扇叶的半径,所述活动口上粘贴有牛皮纸,该牛皮纸的面积大于活动口的面积,且牛皮纸所在的平面与扇叶的叶面相垂直;0009 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集水器;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电动机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片的背面相连接,输入导电片的正面与输出导电片的正面上下正对设置,输出导电片的背面通过绝缘管与金属外壳的顶壁相连接,输出说 明 书CN 204002304 U2/4页4导电片背面的中
11、部与位于绝缘管内的输出电源线的一端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后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导电片的背面与杠杆的一端相连接,杠杆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后与集水器的下端相连接,杠杆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部位通过支撑座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0010 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一号扇叶、二号扇叶、三号扇叶、四号扇叶;所述一号扇叶、三号扇叶同侧设置,二号扇叶、四号扇叶同侧设置,二号扇叶位于一号扇叶、三号扇叶之间,三号扇叶位于二号扇叶、四号扇叶之间。0011 所述厚玻璃上开设有玻璃通孔,该玻璃通孔内贯穿设置有旋转轴。0012 所述集水器包括漏斗型的盛水部与杆型的积水部,盛水部的底端与积水部的顶端相连
12、接,积水部的底端与杠杆的另一端相连接。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4 1、本实用新型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中的厚玻璃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位于活动口内的部位垂直连接有多个扇叶,扇叶的叶边缘所在的圆与牛皮纸所在的平面外切,扇叶的叶边缘上粘贴有破纸件,活动口上粘贴有牛皮纸,旋转轴的一端与电动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电动机与电源之间的连接由控制器负责开通,当室内的湿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器导通电动机、电源,电动机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其上的扇叶旋转,旋转时,扇叶上的破纸件会划破牛皮纸,同时,当扇叶带动其上的破纸件旋转到活动口下边缘时,破纸件、活
13、动口下边缘发生碰撞,破纸件被撞掉,利于扇叶的正常旋转,加快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从而降低室内的湿度,利于植物的生长,此外,本设计只需在原始窗户的玻璃上开口,再嵌入旋转轴、扇叶即可,不仅对原始窗户改动小,而且不妨碍正常情况下窗户的开启。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湿度较大时自动通风以降湿,而且结构简单。0015 2、本实用新型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中的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集水器,输入、输出电源线上分别连接的输入、输出导电片在金属外壳内上下正对设置,使用中,当室内的湿度过大时,会形成水滴落下,集水器收集水滴,盛水的集水器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翘起杠杆,导致杠杆另一头连接的输入导
14、电片被翘起以与输出导电片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电动机与电源,以实现降湿,环保性较强。此外,本设计的结构十分简单,价格较低,性价比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通风降湿,而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图1中扇叶、牛皮纸的左视图。0018 图3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中:窗户1、边框11、厚玻璃12、活动口13、玻璃通孔14、边框槽15、电动机2、牛皮纸3、旋转轴4、扇叶5、圆心部51、叶边缘52、叶面53、一号扇叶54、二号扇叶55、三号扇叶56、四号扇叶57、控制器6、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入导电片621、输出电源线63
15、、输出导电片631、集水器64、盛水部641、积水部642、绝缘管65、杠杆66、支撑座67、破纸件7、电源8、温室墙9。说 明 书CN 204002304 U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0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1 参见图1图3,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包括温室墙9上设置的窗户1、电动机2与控制器6,所述窗户1与电动机2的驱动端相连接,电动机2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8电路连接;0022 所述窗户1包括边框11及其中部设置的厚玻璃12,厚玻璃12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13,活动口13内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的一端穿过厚玻璃12后与边框11的右侧边内开设的边
16、框槽15旋转配合,旋转轴4的另一端依次穿经厚玻璃12、边框11的左侧边后与电动机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旋转轴4上垂直连接有多个扇叶5,该扇叶5的圆心部51内贯穿设置有旋转轴4,扇叶5的叶边缘52所在的圆与牛皮纸3所在的平面外切,扇叶5的叶边缘52上粘贴有破纸件7,破纸件7、圆心部51之间的距离大于扇叶5的半径,所述活动口13上粘贴有牛皮纸3,该牛皮纸3的面积大于活动口13的面积,且牛皮纸3所在的平面与扇叶5的叶面53相垂直;0023 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集水器64;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电动机2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片621的背面相连接,输入导电
17、片621的正面与输出导电片631的正面上下正对设置,输出导电片631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5与金属外壳61的顶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631背面的中部与位于绝缘管65内的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后与电源8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导电片621的背面与杠杆66的一端相连接,杠杆66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后与集水器64的下端相连接,杠杆66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支撑座67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0024 所述扇叶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一号扇叶54、二号扇叶55、三号扇叶56、四号扇叶57;所述一号扇叶54、三号扇叶56同侧设置,二号扇叶55、四号扇叶57同侧
18、设置,二号扇叶55位于一号扇叶54、三号扇叶56之间,三号扇叶56位于二号扇叶55、四号扇叶57之间。0025 所述厚玻璃12上开设有玻璃通孔14,该玻璃通孔14内贯穿设置有旋转轴4。0026 所述集水器64包括漏斗型的盛水部641与杆型的积水部642,盛水部641的底端与积水部642的顶端相连接,积水部642的底端与杠杆66的另一端相连接。盛水部641、积水部642都是中空结构,盛水部641的底端与积水部642的顶端相通,积水部642的底端则为封闭结构以便于积水。0027 使用时,当温室内因湿度较大而形成有下落的水滴时,集水器64收集水滴,盛水的集水器64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翘起杠杆66,导
19、致杠杆66另一头连接的输入导电片621被翘起以与输出导电片631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电动机2、电源8,以自动开启电动机2,电动机2带动旋转轴4旋转,旋转轴4带动其上的多个扇叶5旋转,扇叶5旋转时,扇叶5上的破纸件7会划破牛皮纸3,同时,当扇叶5带动其上的破纸件7旋转到活动口13的下边缘时,破纸件7、活动口13下边缘发生相互碰撞,破纸件7会被撞掉,从而利于扇叶5的正常旋转,进而加快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从而降低室内的湿度,不仅利于植物的健康成长,而且能够降低培育成本,环保性很强。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说 明 书CN 204002304 U4/4页6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4002304 U1/2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304 U2/2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304 U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