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3 ,大小:768.83KB ,
资源ID:155012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1550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pdf)为本站会员(b***)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893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CN203938938U(21)申请号 201420142514.6(22)申请日 2014.03.27E01B 9/48(2006.01)E01B 19/00(2006.01)(73)专利权人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开发区滨河路40号(72)发明人白健 瞿连辉 潘涛 王安斌(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代理人卢洪方(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减振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提出的双刚度钢轨

2、减振扣件包括有上垫板(9)、下垫板(8)、弹条安装座(4)和弹条(3);上垫板底部的两端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14);设置有间隙a,间隙a由凸起(14)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或由凸起(14)与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弹性体的下端向内弯折贴合于凸起的下端面上,间隙a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或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上垫板上表面的两端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且凸起与弹性体的结合面之间具有间隙b。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正常行车时提供较好减振效果,又能在遇到大载荷时保证行车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

3、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8938 UCN 203938938 U1/1页21.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所述的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包括有上垫板(9)、下垫板(8)以及弹条安装座(4)和弹条(3);所述的下垫板(9)固定在道床基础上;所述下垫板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的上垫板形状相对应的通孔(18)或凹槽(19);所述的上垫板的下部位于下垫板上所述的凹槽或通孔内;所述上垫板(9)与所述下垫板(8)之间设置弹性体(11),且所述弹性体(11)的下部位于上垫板与下垫板上所述通孔(18)或凹槽(19)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的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底部的两端具

4、有向下凸出的凸起(14),且两个所述的凸起(14)为对称设置;设置有间隙a,所述的间隙a由凸起(14)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或由凸起(14)与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所述弹性体的下端向内弯折贴合于凸起的下端面上,所述的间隙a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或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所述凸起和间隙a共同构成钢轨在竖直方向具有两阶刚度的结构;所述上垫板上表面的两端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且所述的凸起与弹性体的结合面之间具有允许钢轨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间隙b;所述的凸起和间隙b共同构成钢轨在水平方向具有两阶刚度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对应所

5、述的上垫板设置弹性体(15),所述的弹性体位于下垫板所述的通孔(18)内,并使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所述的上垫板的底部,或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下垫板的所述凹槽(19)内且位于上垫板与下垫板的凹槽底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垫板(8)与所述的道床基础之间设置有耦合垫板(13),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所述的上垫板(9)与所述的耦合垫板(1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10)与所述弹条安装座(4)连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8)上表面与钢

6、轨铺设方向垂直的两端均具有限位结构;所述下垫板具有的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个限制上垫板沿垂直钢轨铺设方向移动的限位面(12-1)和一个对上垫板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面(12-2);所述的限位面(12-1)为直面或弧形面;所述的限位面(12-2)位于所述限位面(12-1)的上部且向内伸出;所述的限位面(12-2)垂直于所述的限位面(12-1)或所述的限位面(12-2)为弧形面或所述限位面(12-2)为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11)的上端向内伸出所形成的L型弹性体与贴合在凸起(14)上的弹性体(11)共同形成U型弹性体。权 利 要 求 书C

7、N 203938938 U1/4页3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减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背景技术0002 目前,我国大规模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更是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轨道交通建设时,无论是地下线路还是地面线路亦或是高架线路,当列车行驶过居民区、医院、办公区时,由于车轮和钢轨冲击造成的振动向周围建筑传播,严重影响附近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势必对钢轨振动的传播进行整治。在目前,降低钢轨振动向周围的传播最行之有效、采用最多最广的方法是采用钢轨减振扣件。由于钢轨减振扣件具有一定的柔性,当车辆行驶时减振扣件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有效降低振动

8、向周围减振的传播。0003 众所周知,钢轨减振扣件的竖直刚度越低,通过钢轨向轨底基础和周围建筑传播的振动就越少,而由此钢轨发生的动态变形就越大,更何况在列车实际运行时必须考虑在超载、载重车辆通过的情况下的安全性,因此减振扣件的设计便受到减振效果和行车安全性的制约。0004 如何既能在正常行车时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又能在遇到突发载荷或载重车辆通行时保证行车安全性,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0006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所述的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包括有上垫板、下

9、垫板以及弹条安装座和弹条;所述的下垫板固定在道床基础上;所述下垫板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的上垫板形状相对应的通孔或凹槽;所述的上垫板的下部位于下垫板上所述的通孔或凹槽内;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设置弹性体,且所述弹性体的下部位于上垫板与下垫板上所述通孔或凹槽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的间隙内;所述上垫板底部的两端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且两个所述的凸起为对称设置;设置有间隙a,所述的间隙a由凸起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或由凸起与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所述弹性体的下端向内弯折贴合于凸起的下端面上,所述的间隙a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或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所述凸起和间隙a共同构成钢轨

10、在竖直方向具有两阶刚度的结构;所述上垫板上表面的两端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且所述的凸起与弹性体的结合面之间具有允许钢轨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间隙b;所述的凸起和间隙b共同构成钢轨在水平方向具有两阶刚度的结构。0008 对应所述的上垫板设置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位于下垫板所述的通孔内,并使所述的弹性体位于所述的上垫板的底部;或所述的弹性体位于下垫板的所述凹槽内且位于上垫板与下垫板的凹槽底面之间。0009 所述的下垫板与所述的道床基础之间设置有耦合垫板,所述的弹性体位于所述说 明 书CN 203938938 U2/4页4的上垫板与所述的耦合垫板之间。0010 所述的凸起与所述弹条安装座连为一体。0011

11、 所述的上垫板、下垫板、弹性体、弹性体硫化为一体。0012 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与钢轨铺设方向垂直的两端均具有限位结构;所述下垫板具有的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个限制上垫板沿垂直钢轨铺设方向移动的限位面和一个限制上垫板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限位面;所述的限位面位于所述限位面的上部且向内伸出;所述的限位面垂直于所述的限位面或所述的限位面为弧形面或所述限位面为斜面。0013 所述的弹性体的上端向内伸出且与所述限位面贴合。0014 所述弹性体的上端向内伸出所形成的L型弹性体与贴合在凸起上的弹性体共同形成U型弹性体。001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刚度钢轨减振扣件,当列车正常行驶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减振扣件依靠自

12、身刚度,有效阻止钢轨振动向轨下基础的传播;载重车辆行驶,或是遇到突发事件载荷急剧增大时,减振扣件受到的竖直向下的载荷和水平载荷均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件从两个方面分别提供双刚度:(1)正常情况下,上垫板允许在间隙a的范围内下沉,此时扣件提供第一阶刚度;当竖直方向受到载荷过大时,上垫板发生下沉,若下沉量将要超过间隙a的允许范围时,上垫板下方的凸起便于道床基础接触,扣件刚度急剧上升,阻止上垫板继续下沉,防止危险发生,此时扣件便提供第二阶刚度,由此上垫板下方的凸起和间隙a设计起到了提供竖直方向双刚度的作用;2)正常情况下,上垫板允许在间隙b的范围内水平移动,此时扣件提供第一阶刚度;

13、当水平方向受到载荷过大时,上垫板发生水平移动,若移动量将要超过间隙b的允许范围时,上垫板上方的凸起便于弹性体I接触,扣件刚度急剧上升,阻止上垫板继续水平移动,防止危险发生,此时扣件便提供第二阶刚度,由此上垫板上方的凸起和间隙b设计起到了提供水平方向双刚度的作用。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7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与下垫板结合的俯视图。0018 图2b是图2a的B-B剖视图。0019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与下垫板结合的结构剖视图。0020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与下垫板结合的第二种剖视图。0021 图3c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与下垫板结合的第三种剖视图

14、。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垫板的结构俯视图。0023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0024 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0025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垫板的第二种结构剖视图。0026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的结构俯视图。0027 图9是图8的E-E剖视图。0028 图10是图8的F-F剖视图。说 明 书CN 203938938 U3/4页50029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间隙a和b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放大图。0030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采取图13形式后减振扣件的组装示意图。0031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弹性体I、下垫板结合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0032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垫板、弹性体I

15、、下垫板结合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0033 图中:1、钢轨,2、绝缘轨距块,3、弹条,4、弹条安装座,5、螺栓,6、弹簧垫圈,7、平垫片,8、下垫板,9、上垫板,10、凸起I,11、弹性体I,12-1、限位面I,12-2,限位面,13、耦合垫板,14、凸起,15、弹性体,16、轨下弹性垫,17、绝缘套管,18、通孔,1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0034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0035 如图1所示,一种钢轨减振扣件,所述的钢轨减振扣件包括有上垫板9、下垫板8以及弹条安装座4和弹条3;在所述的上垫板9上安装有钢轨1,并在钢轨1与上垫板9之间设置轨下弹性垫16;结合图8、图9、图10,

16、与钢轨铺设方向垂直的两端设置有弹条安装座4。弹条3的一端安装在弹条安装座4,另一端通过绝缘轨距块2扣压在钢轨1上;弹条安装座可以为其他形式,用来型弹条,或安装快速弹条;结合图2a,所述的下垫板8上具有螺栓孔;螺栓5穿过下垫板上所具有的螺栓孔与道床基础内预埋的绝缘套管17配合,将整个钢轨减振扣件固定在道床基础上;在所述的螺栓5与下垫板8之间具有弹簧垫圈6和平垫片7;所述的下垫板与所述的道床基础之间设置有耦合垫板13。参照图4、图5、图6,所述下垫板8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的上垫板9形状相对应的通孔18;所述上垫板9的下部位于下垫板上所述的通孔18内;所述上垫板9与下垫板的所述通孔18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

17、隙;所述上垫板9与所述下垫板8之间设置弹性体11,且所述弹性体11的下部位于上垫板9与下垫板上通孔18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的间隙内。对应所述上垫板9设置弹性体15,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下垫板所述的通孔18内,且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所述上垫板9与所述的耦合垫板13之间;所述的上垫板9与弹性体15通过采用胶黏剂通过高温、高压硫化的方式一体成型;结合图3a,所述上垫板底部的两端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14;设置有间隙a,所述的间隙a由凸起14与下垫板5的底面延长线或凹槽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或如图3b所示,所述的弹性体11的下端向内弯折贴合于凸起14的下端面上,所述的间隙a由弹性体的下端面与下垫板的底面延长线之

18、间的空腔构成,所述凸起和间隙a共同构成钢轨在竖直方向具有两阶刚度的结构;即间隙a是在载重车辆行驶,或是遇到突发事件载荷急剧增大时,减振扣件上垫板在竖直方向所能下降的距离,且间隙a的最大值小于减振扣件上垫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移动距离;正常情况下,上垫板允许在间隙a的范围内下沉,此时减振扣件提供第一阶竖直方向刚度;当竖直方向受到载荷过大时,上垫板发生下沉,当下沉量达到间隙a的允许最大范围时,上垫板下方的凸起便于耦合垫板接触,由于耦合垫板是一几乎不可压缩的刚性体,减振扣件竖直方向上的刚度急剧上升,阻止上垫板继续下沉,防止钢轨动态变形过大,确保行车安全,此时扣件便提供第二阶竖直方向刚度,由此上垫板下方

19、的凸起和间隙a的设计起到了提供竖直方向双刚度的作用。如图7所示,所述下垫板8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的上垫板9形状相对应的凹槽19;所述上垫板9的下部位于下垫板8的所述凹槽19内,所述上垫板9与下垫板之间用以设置弹性体11,且所述弹性体11的下部位于上垫板与下垫板上所述凹槽19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的间隙内。对说 明 书CN 203938938 U4/4页6应所述的上垫板9设置弹性体15,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上垫板所述的凹槽19内并使所述的弹性体15位于所述的上垫板9与所述的下垫板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0036 如图3c所示,所述的上垫板9、下垫板8、弹性体11和弹性体15硫化为一体;所述弹性体11的上端向内

20、伸出所形成的L型弹性体与贴合在凸台上的弹性体11共同形成U型弹性体。0037 如图3a所示,所述上垫板上表面的两端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10,且所述的凸起10与弹性体的结合面之间具有允许钢轨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间隙b;所述的凸起和间隙b共同构成钢轨在水平方向具有两阶刚度的结构,即间隙b是在载重车辆行驶,或是遇到突发事件载荷急剧增大时,减振扣件上垫板在水平方向可以移动距离,且间隙b的最大值小于减振扣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运行距离;正常情况下,上垫板允许在间隙b的范围内水平移动,此时扣件提供第一阶水平方向刚度;当水平方向受到载荷过大时,上垫板发生水平移动,若移动量达到间隙b的最大允许范围时,上垫板上方的

21、凸起便于弹性体I接触,增大扣件上垫板在水平方向的受力面积,扣件水平方向刚度急剧上升,阻止上垫板继续水平移动,防止轨距扩张过大,保证行车安全,此时扣件便提供第二阶水平方向刚度,由此上垫板上方的凸起和间隙b的设计起到了提供水平方向双刚度的作用。0038 如图3a所示,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与钢轨铺设方向垂直的两端均具有限位结构;所述下垫板上所具有的限位结构具有一个限制上垫板沿垂直钢轨铺设方向移动的限位面12-1和一个对上垫板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面12-2;所述的限位面12-2位于所述限位面12-1的上部且向内伸出;所述的限位面12-2垂直于所述的限位面12-1;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体11的上

22、端向内伸出且与所述限位面12-2贴合,所述弹性体11的上端向内伸出形成L型弹性体。0039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的凸起10与所述的弹条安装座4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凸起10与弹性体11的内端面之间具有用以钢轨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间隙b。0040 如图13所示,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与钢轨铺设方向垂直的两端均具有限位结构;所述下垫板所具有的限位结构具有一个限制上垫板沿垂直钢轨铺设方向移动的限位面12-1和一个对上垫板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面12-2;所述的限位面12-2位于所述限位面12-1的上部且向内伸出;所述的限位面12-2为斜面。0041 如图14所示,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与钢轨铺设方向垂直的两端均具有限位结构;所述下垫板所具有的限位结构具有一个限制上垫板沿垂直钢轨铺设方向移动的限位面12-1和一个对上垫板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面12-2;所述的限位面12-1为弧形面,所述的限位面12-2位于所述限位面12-1的上部且向内伸出;所述的限位面12-2为弧形面。说 明 书CN 203938938 U1/7页7图1图2a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8938 U2/7页8图2b图3a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8938 U3/7页9图3b图3c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8938 U4/7页10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8938 U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