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410017550.8(22)申请日 2024.01.05(71)申请人 湖南涛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洲北路001号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3栋106、206、306室(72)发明人 肖迦一王玉明(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59专利代理师 乔艳芳(51)Int.Cl.A61B 6/03(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平板CT结构(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板CT结构。该平板CT
2、结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旋转板、设于旋转板上的CT核心器件及装设在壳体内用于旋转板驱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拼装组成,所述CT核心器件处于前壳内,旋转板的上且处于后壳内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后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口并配装有操作盒。该平板CT结构,通过控温机构的设置,采用可更换液箱设计,配合由旋转板转动以驱动的循环泵体,大大的简化了制冷系统,缩减了控温机构的体积,相较于传统的CT设备,在小型化的发展上有更大的优势。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CN 117530715 A2024.02.09CN 117530715 A1.一种平板CT结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
3、的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旋转板、设于旋转板上的CT核心器件及装设在壳体内用于旋转板驱动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拼装组成,所述CT核心器件处于前壳内,旋转板的上且处于后壳内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后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口并配装有操作盒;所述控温机构包括循环泵体、循环管道、散热组件、快接组件和液箱,所述循环管道内嵌在旋转板上,所述循环泵体固定安装在旋转板上,后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环,循环泵体输入轴上的从动齿轮与齿环啮合,旋转板转动带动循环泵体工作,所述循环管道与循环泵体连通,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CT核心器件处并连通入循环管道的回路中,所述快接组件设置在旋转板上并与循环管道连通,所述液箱安
4、装在快接组件内向循环管道提供冷却液;所述操作盒远离后壳的一侧设有盒盖,所述操作盒内设置有装配机构辅助液箱的拆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嵌在导热板内,且导热管连通入循环管道的回路中,所述导热板安装在CT核心器件的发热处吸收热量以散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组件包括安装框、活动板,所述安装框固定安装在旋转板远离CT核心器件一侧的边缘处,所述液箱插接在安装框内,所述液箱的两端均嵌装有快接头母头,两个活动板分设在安装框两侧并通过拉伸弹簧与安装框连接,安装框两侧对应快接头母头的位置开设有穿孔
5、,循环管道两连接端均安装有快接头公头并安装在活动板上,快接头公头穿过穿孔与快接头母头连接,且循环管道上对应两个快接头公头的位置均安装有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装配框、伸缩导轨和凸起块,所述装配框包括两根插杆和连接弯杆,两根插杆通过伸缩导轨分别安装在操作盒内的上下壁,两个插杆靠近盒盖的一侧通过连接弯杆连接,插杆上开设有穿插缺口,穿插缺口沿插杆轴向延伸且开口处于插杆远离盒盖的一端,两个插杆相背的侧面上均安装有凸起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侧壁上开设有两组定位槽,定位槽两个为一组并以快接头母头为参照对称,安
6、装框上对应定位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活动板上对应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穿过通孔插接在定位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的数量与定位杆的数量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远离盒盖的一端指向活动板与安装框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板C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的内部腔体呈连续S形,且两个快接头母头分别与液箱内腔两端连通,液箱内腔内插接有活塞,活塞通过压缩弹簧与液箱内腔端面活动连接。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117530715 A2一种平板CT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
7、体为一种平板CT结构。背景技术0002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以及 射线CT(CT)等,而平板CT一般是指采用了平板探测器的CT设备。0003床旁CT一般指的是移动CT床旁头部检查,其具备体积小,辐射低、操作便捷的特点,本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虽然实现了小型化,但是其内结构仍然精密,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如何减少散热系统对设备小型化的阻碍是需要攻克的,传统的CT机多采用风冷进行散
8、热,在设备工作时,热气外排,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明显上升,CT室内的新风系统能够快速带走热量,但是对于床盘CT来说,其工作场景为病房内,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同时风冷系统产生的噪音也会对病房内其他的病人造成影响,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平板CT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平板CT结构,该平板CT结构通过控温机构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散热系统对CT设备小型化的阻碍。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平板CT结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旋转板、设于旋转板上的CT核心器件及装设在壳体内用于旋转板驱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
9、拼装组成,所述CT核心器件处于前壳内,旋转板的上且处于后壳内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后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口并配装有操作盒。0006所述控温机构包括循环泵体、循环管道、散热组件、快接组件和液箱,所述循环管道内嵌在旋转板上,所述循环泵体固定安装在旋转板上,后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环,循环泵体输入轴上的从动齿轮与齿环啮合,旋转板转动可带动循环泵体工作,所述循环管道与循环泵体连通,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CT核心器件处并连通入循环管道的回路中,所述快接组件设置在旋转板上并与循环管道连通,所述液箱安装在快接组件内向循环管道提供冷却液。0007所述操作盒远离后壳的一侧设有盒盖,所述操作盒内设置有装配机构辅助液箱的拆
10、装。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嵌在导热板内,且导热管连通入循环管道的回路中,所述导热板安装在CT核心器件的发热处吸收热量以散热。0009优选的,所述快接组件包括安装框、活动板,所述安装框固定安装在旋转板远离CT核心器件一侧的边缘处,所述液箱插接在安装框内,所述液箱的两端均嵌装有快接头母头,说明书1/4 页3CN 117530715 A3两个活动板分设在安装框两侧并通过拉伸弹簧与安装框连接,安装框两侧对应快接头母头的位置开设有穿孔,循环管道两连接端均安装有快接头公头并安装在活动板上,快接头公头穿过穿孔与快接头母头连接,且循环管道上对应两个快接头公头的位置均安装有电
11、磁阀。0010优选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装配框、伸缩导轨和凸起块,所述装配框包括两根插杆和连接弯杆,两根插杆通过伸缩导轨分别安装在操作盒内的上下壁,两个插杆靠近盒盖的一侧通过连接弯杆连接,插杆上开设有穿插缺口,穿插缺口沿插杆轴向延伸且开口处于插杆远离盒盖的一端,两个插杆相背的侧面上均安装有凸起块。0011优选的,所述液箱侧壁上开设有两组定位槽,定位槽两个为一组并以快接头母头为参照对称,安装框上对应定位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活动板上对应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穿过通孔插接在定位槽内。0012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的数量与定位杆的数量相同。0013优选的,所述插杆远离盒盖的一端指向活动板与安
12、装框之间。0014优选的,所述液箱的内部腔体呈连续S形,且两个快接头母头分别与液箱内腔两端连通,液箱内腔内插接有活塞,活塞通过压缩弹簧与液箱内腔端面活动连接。001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平板CT结构,通过控温机构的设置,采用可更换液箱设计,配合由旋转板转动以驱动的循环泵体,大大的简化了制冷系统,缩减了控温机构的体积,相较于传统的CT设备,在小型化的发展上有更大的优势。00162、该平板CT结构,采用多个液箱交替使用,闲置下的液箱放入冰柜降温,使用时直接安装入CT机,方便快捷,并且低温的冷却液能够快速压制CT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对于床旁的使用场景来说,设备整体向外
13、散热的热量较低,设备运行的噪音更小,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快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底座、2壳体、21前壳、22后壳、3旋转板、4 CT核心器件、5驱动组件、6控温机构、61循环泵体、62循环管道、63散热组件、631导热板、632导热管、64快接组件、641安装框、642活动板、643快接头母头、644拉伸弹簧、645电磁阀、646快接头公头、65液箱、7操作盒、71装配机构、711装配框、7111插杆、7112连接弯杆、711
14、3穿插缺口、712伸缩导轨、713凸起块、72盒盖、8活塞、9压缩弹簧、10定位槽、11齿环、12从动齿轮、13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0019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平板CT结构,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壳体2、设于壳体2上的旋转板3、设于旋转板3上的CT核心器件4及装设在壳体2内用于说明书2/4 页4CN 117530715 A4旋转板3驱动的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可为高速电机,采用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来驱动旋转板3转动,属于公知技术,不做赘述,壳体2由前壳21和后壳22拼装组成,CT核心器件4处于前壳21内,旋转板3的上且处于后壳22内设置有控温机构6,后壳22的侧壁上开设
15、有操作口并配装有操作盒7。0020控温机构6包括循环泵体61、循环管道62、散热组件63、快接组件64和液箱65,循环管道62内嵌在旋转板3上,循环泵体61固定安装在旋转板3上,后壳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环11,循环泵体61输入轴上的从动齿轮12与齿环11啮合,旋转板3转动可带动循环泵体61工作,循环管道62与循环泵体61连通,散热组件63设置在CT核心器件4处并连通入循环管道62的回路中,快接组件64设置在旋转板3上并与循环管道62连通,液箱65安装在快接组件64内向循环管道62提供冷却液,液箱6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闲置的液箱65放入冰柜内保持低温,单个液箱65可支持多次设备运作,由温度检测
16、模块检测CT核心器件4工作温度可确定液箱65内冷却液失效,在CT设备内液箱65无法继续提供低温的冷却液时再更换液箱65。0021液箱65的内部腔体呈连续S形,且两个快接头母头643分别与液箱65内腔两端连通,液箱65内腔内插接有活塞8,活塞8通过压缩弹簧9与液箱65内腔端面活动连接。0022在更换液箱65时,关闭CT核心器件4,即球管、平板检测器等不工作,对应液箱65出口的电磁阀645关闭,旋转板3转动,循环泵体61继续运作,将循环管道62内残余冷却液会被泵入液箱65内,活塞8运动压缩弹簧9被压缩来适应液箱65内高压,随后另一个电磁阀645也关闭,此时循环管道62内基本无冷却液,取下液箱65再
17、更换冷却的液箱65即可重启散热系统。0023散热组件63包括导热板631和导热管632,导热管632嵌在导热板631内,且导热管632连通入循环管道62的回路中,导热板631安装在CT核心器件4的发热处吸收热量以散热。0024快接组件64包括安装框641、活动板642、快接头母头643、拉伸弹簧644、电磁阀645和快接头公头646,安装框641固定安装在旋转板3远离CT核心器件4一侧的边缘处,液箱65插接在安装框641内,液箱65的两端均嵌装有快接头母头643,两个活动板642分设在安装框641两侧并通过拉伸弹簧644与安装框641连接,安装框641两侧对应快接头母头643的位置开设有穿孔,
18、循环管道62两连接端均安装有快接头公头646并安装在活动板642上,快接头公头646穿过穿孔与快接头母头643连接,且循环管道62上对应两个快接头公头646的位置均安装有电磁阀645。0025快接组件64的设计使得液箱65更容易拆装,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低。0026液箱65侧壁上开设有两组定位槽10,定位槽10两个为一组并以快接头母头643为参照对称,安装框641上对应定位槽10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活动板642上对应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且定位杆13穿过通孔插接在定位槽10内,利用该插接结构可以搞定液箱65安装位置,避免在旋转板3高速转动时液箱65出现活动的情况,拉伸弹簧644的数量与
19、定位杆13的数量相同。0027操作盒7远离后壳22的一侧设有盒盖72,操作盒7内设置有装配机构71辅助液箱65的拆装。0028装配机构71包括装配框711、伸缩导轨712和凸起块713,装配框711包括两根插杆7111和连接弯杆7112,两根插杆7111通过伸缩导轨712分别安装在操作盒7内的上下壁,两个插杆7111靠近盒盖72的一侧通过连接弯杆7112连接,插杆7111上开设有穿插缺口7113,说明书3/4 页5CN 117530715 A5穿插缺口7113沿插杆7111轴向延伸且开口处于插杆7111远离盒盖72的一端,两个插杆7111相背的侧面上均安装有凸起块713,插杆7111远离盒盖7
20、2的一端指向活动板642与安装框641之间,凸起块713可扩大活动板642与安装框641之间的距离,使得快接头公头646和快接头母头643脱离,方便液箱65更换。0029工作时,伴随旋转板3的转动,循环泵体61被驱动,带动循环管道62内的冷却液循环吸收CT核心器件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当液箱65内冷却液温度提升,散热效果下降时需更换液箱;打开盒盖72,推动装配框711使插杆7111插入活动板642和安装框641之间,使得快接头公头646和快接头母头643脱离,定位杆13和定位槽10脱离,抽出液箱65,将冷却状态的液箱65通过装配框711插入安装框641内,再抽出装配框711,快接头公头646和快
21、接头母头643连接,液箱65位置被固定,再关闭盒盖72,完成更换。0030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说明书4/4 页6CN 117530715 A6图 1说明书附图1/5 页7CN 117530715 A7图 2说明书附图2/5 页8CN 117530715 A8图 3说明书附图3/5 页9CN 117530715 A9图 4说明书附图4/5 页10CN 117530715 A10图 5说明书附图5/5 页11CN 117530715 A11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