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725458.1 (22)申请日 2019.05.21 (73)专利权人 重庆康阳铝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400000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自由 村一社 (72)发明人 唐小康唐巧 (51)Int.Cl. F16S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铝锭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锭, 一种新型 铝锭, 包括铝锭本体, 铝锭本体的前端面与后端 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侧槽, 铝锭本体的左右两端 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侧槽, 铝锭本体的上端面固
2、 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凸块, 铝锭本体的上端面固定 连接有第一横凸棱和第二横凸棱, 第一横凸棱和 第二横凸棱的两端皆延伸至第二侧槽的上端, 铝 锭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条纵凸棱, 多条纵 凸棱的两端皆延伸至第一侧槽的上端, 多条纵凸 棱与第一横凸棱和第二横凸棱固定连接, 通过铝 锭本体前后皆开设的第一侧槽和铝锭本体左右 皆开设的第二侧槽, 使铝锭在运送过程中方便捆 绑固定, 达到方便固定捆绑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9960204 U 2020.01.17 CN 209960204 U 1.一种新型铝锭, 包括铝锭本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锭本体(1)的前
3、端面与后端面 均开设有多个第一侧槽(104), 所述铝锭本体(1)的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侧槽 (105), 所述铝锭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凸块(2), 所述铝锭本体(1)的上端 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 所述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 (102)的两端皆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槽(105)的上端, 所述铝锭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 多条纵凸棱(103), 所述多条纵凸棱(103)的两端皆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槽(104)的上端, 所述 多条纵凸棱(103)与所述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固定连接, 所述铝锭本体(1) 的下端面开设
4、有多个固定槽(3)、 第一横槽(106)、 第二横槽(107)和多条纵槽(108), 所述第 一横槽(106)和第二横槽(107)的两端皆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槽(105)的下端, 所述多条纵槽 (108)的两端皆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槽(104)的下端, 所述多条纵槽(108)与所述第一横槽 (106)和第二横槽(107)内部贯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凸块(2)的位置与所述 固定槽(3)的位置关于铝锭本体(1)上下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 凸棱(102)与多条纵凸棱(103)构成 “
5、十” 字状, 所述第一横槽(106)和第二横槽(107)与多条 纵槽(108)构成 “十” 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凸棱(101)、 第二横凸 棱(102)和纵凸棱(103)的位置与第一横槽(106)、 第二横槽(107)和纵槽(108)的位置关于 铝锭本体(1)上下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 凸棱(102)与第一横槽(106)和第二横槽(107)相匹配, 所述固定凸块(2)与固定槽(3)相匹 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槽(104)
6、和所述第二 侧槽(105)内部设置有纹路。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9960204 U 2 一种新型铝锭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锭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铝锭。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原材料铝是通过铸造成锭的形式, 再将铝锭堆叠, 用塑料带或钢带打包后交 付给客户, 而一般运输过程中, 由于打包带的具有一定的韧性, 在运输颠簸过程中, 打包带 自身伸缩变形, 导致铝锭之间产生错位移动, 运输和搬动过程中铝锭极易滑落, 不仅容易产 生安全隐患, 还会因为铝锭的丢失或者掉落损坏使得成本增加, 而且目前在铝锭运输过程 中都着重考虑铝锭的安装稳定性。 0003 但是在运
7、输过程中铸造成形的铝锭堆叠时稳定性差, 打包绳不易打包, 容易造成 铝锭滑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铝锭, 旨在解决在运输过程中铸造成形的铝锭的形状不 好堆叠, 打包绳不易打包, 容易造成铝锭滑落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铝锭, 包括铝锭本体, 铝锭本体的前端面与后 端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侧槽, 铝锭本体的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侧槽, 铝锭本体的 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凸块, 铝锭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凸棱和第二横凸 棱, 第一横凸棱和第二横凸棱的两端皆延伸至第二侧槽的上端, 铝锭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 接有多条纵凸棱, 多条纵凸棱的
8、两端皆延伸至第一侧槽的上端, 多条纵凸棱与第一横凸棱 和第二横凸棱固定连接。 铝锭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 第一横槽、 第二横槽和多条 纵槽, 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的两端皆延伸至第二侧槽的下端, 多条纵槽的两端皆延伸至第 一侧槽的下端, 多条纵槽与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内部贯穿连通。 0006 具体的, 固定凸块的位置与固定槽的位置关于铝锭本体上下对称分布。 0007 具体的, 第一横凸棱和第二横凸棱与多条纵凸棱构成 “十” 字状, 第一横槽和第二 横槽与多条纵槽构成 “十” 字状。 0008 具体的, 第一横凸棱、 第二横凸棱和纵凸棱的位置与第一横槽、 第二横槽和纵槽的 位置关于铝锭本体上下
9、对称分布。 0009 具体的, 第一横凸棱和第二横凸棱的与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相匹配, 固定凸块与 固定槽相匹配。 0010 具体的, 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内部设置有纹路。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新型铝锭, 0012 (1) 通过固定连接在铝锭本体1上端面的多个固定凸块2和铝锭本体1的下端面开 设有多个固定槽3, 在铝锭堆叠时, 多个固定凸块2套接嵌入另一块铝锭本体1下端面开设的 多个固定槽3内部, 方便运送过程中多个铝锭的堆叠放置, 进而达到稳定堆叠铝锭的作用; 0013 (2) 通过铝锭本体1前后皆开设的第一侧槽104和铝锭本体1左右皆开设的第二侧 说明书 1
10、/3 页 3 CN 209960204 U 3 槽105, 使铝锭在运送过程中方便捆绑固定, 达到方便固定捆绑的作用; 0014 (3) 通过位置上下对称的固定凸块2和固定槽3, 当固定多个铝锭堆叠时能使其保 持在同一水平线, 使多个铝锭堆叠时重心不偏移, 进而达到稳定堆叠铝锭的作用; 0015 (4) 通过内部设置有纹路的第一侧槽104和第二侧槽105, 提高捆绑铝锭时铝锭对 绳子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提高铝锭堆叠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铝锭的整体结构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锭主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锭下端面的仰视图; 0019 图4
11、为本实用新型铝锭的剖视图。 0020 图中: 1、 铝锭本体; 101、 第一横凸棱; 102、 第二横凸棱; 103、 纵凸棱; 104、 第一侧 槽; 105、 第二侧槽; 106、 第一横槽; 107、 第二横槽; 108、 纵槽; 2、 固定凸块; 3、 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长度” 、“宽度” 、“上” 、“下”
12、、“前” 、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 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铝锭, 包括铝锭本体1, 铝 锭本体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侧槽104, 铝锭本体1的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 两个
13、第二侧槽105, 铝锭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凸块2, 铝锭本体1的上端面固 定连接有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 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的两端皆延伸 至第二侧槽105的上端, 铝锭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条纵凸棱103, 多条纵凸棱103的 两端皆延伸至第一侧槽104的上端, 多条纵凸棱103与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固定 连接, 铝锭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3、 第一横槽106、 第二横槽107和多条纵槽108, 第一横槽106和第二横槽107的两端皆延伸至第二侧槽105的下端, 多条纵槽108的两端皆延 伸至第一侧槽104的下端, 多条纵槽1
14、08与第一横槽106和第二横槽107内部贯穿连通。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铝锭本体1前后皆开设的第一侧槽104和铝锭本体1左右皆开 设的第二侧槽105, 使铝锭在运送过程中方便捆绑固定, 达到方便固定捆绑的作用, 通过固 定连接在铝锭本体1上端面的多个固定凸块2和铝锭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3, 在 铝锭堆叠时, 多个固定凸块2套接嵌入另一块铝锭本体1下端面开设的多个固定槽3内部, 方 便运送过程中多个铝锭的堆叠放置, 进而达到稳定堆叠铝锭的作用, 而铝锭本体1的上端面 固定连接的第一横凸棱101、 第二横凸棱102和多条纵凸棱103与另一个铝锭本体1下端面开 说明书 2/3 页
15、 4 CN 209960204 U 4 设的第一横槽106、 第二横槽107和多条纵槽108上下呼应, 通过铝锭本体1上端面相互交错 且固定连接的 “凸棱” 和另一个铝锭本体1下端面内部贯穿连通的 “槽” 相互卡接, 使铝锭堆 叠时更加稳定, 进而达到稳定堆叠铝锭的作用, 0025 具体的, 固定凸块2的位置与固定槽3的位置关于铝锭本体1上下对称分布。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位置上下对称的固定凸块2和固定槽3, 当固定多个铝锭堆叠 时能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使多个铝锭堆叠时重心不偏移, 进而达到稳定堆叠铝锭的作 用。 0027 具体的, 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与多条纵凸棱
16、103构成 “十” 字状, 第一横 槽106和第二横槽107与多条纵槽108构成 “十” 字状。 0028 在本实施例中:“十” 字状的结构使铝锭堆叠时不易左右移动, 更近一步的提高堆 叠铝锭时的稳定性。 0029 具体的, 第一横凸棱101、 第二横凸棱102和纵凸棱103的位置与第一横槽106、 第二 横槽107和纵槽108的位置关于铝锭本体1上下对称分布。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位置上下对称的 “棱” 和 “槽” 更进一步的使多个铝锭堆叠时重 心不偏移, 起到稳定堆叠铝锭的作用。 0031 具体的, 第一横凸棱101和第二横凸棱102与第一横槽106和第二横槽107相匹配, 固定
17、凸块2与固定槽3相匹配。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相互匹配的 “棱” 和 “槽” 有利于铝锭堆叠时, a铝锭的上端面与b铝 锭的下端面相吻合, 提高铝锭堆叠时的稳定性。 0033 具体的, 第一侧槽104和第二侧槽105内部设置有纹路。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内部设置有纹路的第一侧槽104和第二侧槽105, 提高捆绑铝 锭时铝锭对绳子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提高铝锭堆叠时的稳定性。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运输该新型铝锭时, 当铝锭相互堆叠, 铝锭 本体1上端面的多个固定凸块2和另一个铝锭本体1下端面开设的多个固定槽3相互套接, 当 套接成功时, 上方铝锭本体1下端
18、面的固定槽3沿着下方铝锭本体1上端面的固定凸块2向下 移动, 接着通过下方铝锭本体1上端面相互交错且固定连接的 “凸棱” 和上方铝锭下端面内 部贯穿连通的 “槽” 相互卡接, 进而使两块铝锭稳定堆叠在一起, 位置上下对称的固定凸块2 和固定槽3, 当固定多个铝锭堆叠时能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使多个铝锭堆叠时重心不偏 移, 以此类推, 当堆叠到需要的高度时, 用打包绳捆绑住即可, 这时内部设置有纹路的第一 侧槽104和第二侧槽105提高捆绑铝锭时铝锭对绳子的摩擦力, 进一步提高铝锭堆叠时的稳 定性。 003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996020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09960204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0996020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09960204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09960204 U 9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