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6735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66735ACN102066735A21申请号200980123337922申请日20090610161899/0820080620JPF02M25/0820060171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仓持大辅横村光辻本勇二中山晃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岳雪兰54发明名称机动两轮车57摘要一种装备有罐的机动两轮车。罐55被沿车体架配置在车体架20外侧且比双人座用脚踏板54R的前端还靠车体架的位置。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22086PCT申请
2、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606232009061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54120JA2009122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0页CN102066745A1/1页21一种机动两轮车,其中,包括具备有前轮和后轮的车体架、设置在所述车体架而贮藏燃料的燃料箱、吸附在所述燃料箱产生的蒸发燃料的罐、设置在所述车体架而用于承载同乘者的脚的左右一对双人座用脚踏板,所述罐被沿车体架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所述车体架外侧且比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的前端更靠车体架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其中,所述车体架具备保持所
3、述双人座用脚踏板的保持托架,所述罐被配置成在所述车宽度方向上与所述保持托架重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两轮车,其中,所述保持托架是从所述车体架向下方延伸的V字形状,在所述V状托架的下端安装有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在所述V状托架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有跨设部件,在所述跨设部件能够装卸地安装有所述罐。4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两轮车,其中,所述车体架包括主车架,其在前部具有能够转向地支撑前叉的头管,在后部具有能够上下动地支撑摆动臂的枢轴板;车座导轨,其从该主车架向后方延伸且支撑车座;辅助车架,其从该车座导轨的中途以向前下降的状态向所述枢轴板延伸并支撑所述车座导轨,朝向该辅助车架设
4、置有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使所述罐的中心轴比所述辅助车架的中心轴处于更下位地将所述罐设置于所述车体架。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两轮车,其中,所述罐55是圆筒形状,在该罐的离所述车体架远的外周面覆盖有对开圆筒罩90。权利要求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1/6页3机动两轮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改良,特别是涉及具备有罐的机动两轮车。背景技术0002为了抑制在停车中等从燃料箱有蒸发燃料向外释放而车辆装备有被叫做罐的燃料吸附装置。0003现有,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备有燃料吸附装置的机动两轮车。0004如被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现有的罐被收
5、容在向车体后方延伸的车座导轨与斜辅助车架之间形成的车体架内。0005由于机动两轮车在车体架内密集地配置有辅助器类,所以若那里包含有罐,则整体体积增加。由于收容物的体积增加,所以车体架就必然成为大型。车体架的大型化在谋求车体的瘦身化上就成为障碍。0006于是,在装备有罐的机动两轮车中,被要求能够使车体架紧凑的机动两轮车。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25851号公报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装备有罐一的机动两轮车中,提供一种能够使车体架紧凑的机动两轮车。0009一种机动两轮车,包括具备有前轮和后轮的车体架、设置在所述车体架而贮藏燃料的燃料箱、吸附在所述燃料箱产生的蒸发燃料的罐、设置在所述
6、车体架而用于承载同乘者的脚的左右一对双人座用脚踏板,所述罐被沿车体架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所述车体架外侧且比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的前端更靠车体架的位置。0010优选所述车体架具备保持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的保持托架,所述罐被配置成在所述车宽度方向上与所述保持托架重叠。0011优选所述保持托架是从所述车体架向下方延伸的V字形状,在所述V状托架的下端安装有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在所述V状托架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有跨设部件,在所述跨设部件能够装卸地安装有所述罐。0012优选所述车体架包括主车架,其在前部具有能够转向地支撑前叉的头管,在后部具有能够上下动地支撑摆动臂的枢轴板;车座导轨,其从该主车架向后方延伸且支撑车
7、座;辅助车架,其从该车座导轨的中途以向前下降的状态向所述枢轴板延伸并支撑所述车座导轨,朝向该辅助车架设置有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使所述罐的中心轴比所述辅助车架的中心轴处于更下位地将所述罐设置于所述车体架。0013优选所述罐是圆筒形状,在该罐的离开所述车体架远的外周面覆盖有对开圆筒罩。0014本发明把罐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车体架外侧,所以能够避免车体架的大型化,能够容易达到车体架的紧凑化。说明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2/6页40015而且是沿车体架把罐配置在比双人座用脚踏板的前端还靠车体架的位置。双人座用脚踏板具有承载同乘者的脚的脚踏板作用,而且还兼有罐保护部件的作用。与另
8、外设置罐保护部件的情况相比,本发明能够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0016本发明在车体架设置保持所述双人座用脚踏板的保持托架,在与保持托架重叠的位置配置罐。利用保持托架来保护罐。而且保持托架兼备有保持双人座用脚踏板的功能和保持罐的功能。与另外设置保持罐的托架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减少零件个数。0017本发明使V状托架从车体架向下延伸,在该V状托架的下端安装双人座用脚踏板,在V状托架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跨设部件,在该跨设部件能够装卸地安装罐。在V状托架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的跨设部件起到提高V状托架刚性的作用。0018由于在V字空间架设有托架,所以能够把罐配置在靠车体架侧。其结果是能够使双人座用脚踏板也向车体架
9、侧靠拢,能够谋求车辆的紧凑化。0019本发明在支撑车座导轨的辅助车架具备有双人座用脚踏板,使罐的中心轴比辅助车架的中心轴从侧面看处于更下位。由于能够把罐配置在辅助车架的下方,所以能够谋求低重心化,而且由于能够把罐配置在车体中心侧,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0020本发明的罐是圆筒形状,在该罐的离车体架远的外周面覆盖有对开圆筒罩。由于罐的车体架侧的面不被罩覆盖,所以能够被行走风冷却。由于罐的离车体架远的外周面覆盖有对开圆筒罩,所以能够确保外观性。附图说明0021图1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0022图2是表示图1所示罐的配管状态的图;0023图3是表示罐配置关系的机动两轮车的俯视图;002
10、4图4是表示车体架与罐位置关系的仰视图;0025图5是图4的5向视图;0026图6是表示V状托架与十字托架关系的立体图;0027图7是表示相对V状托架的罐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0028图8是表示相对罐的对开圆筒罩安装状态的立体图;0029图9是表示对开圆筒罩固定状态的图;0030图10是安装有对开圆筒罩的罐的立体图。0031附图标记说明003210机动两轮车20车体架21头管22枢轴板003323主车架26、26R车座导轨27、27R辅助车架003431前轮38燃料箱43摆动臂44后轮003553、53R保持托架V状托架54、54R双人座用脚踏板003655罐61脚踏板铰链部67跨设部件003
11、790对开圆筒罩L2罐的中心轴L3辅助车架的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0038以下,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3/6页50039如图1所示,机动两轮车10的车体架20包括主车架23、下管24、车座导轨26和辅助车架27。0040主车架23在其前部具有头管21,且在后部具有枢轴板22。下管24从主车架23的前部向下方延伸。车座导轨26为了从主车架23的后部支撑双人车座25而向后方延伸。辅助车架27为了防止车座导轨26挠曲而从车座导轨26的中途朝向枢轴板22地向前下延伸。0041前叉29能够转向地被设置在头管21。前轮31能够旋转地被设置在前叉29的
12、下端。设置在前叉29的前挡泥板32覆盖前轮31的上部。车把33被设置在前叉29的上端。0042头灯36被设置在夹着头管21的底桥34与顶桥35之间的前部。仪表壳体37被设置在头灯36上。燃料箱38被安装在主车架23之上。发动机39被配置在燃料箱38的下方。从该发动机39有排气管41延伸。双人车座25被设置在车座导轨26之上。摆动臂43从枢轴板22经由枢轴42延伸。在该摆动臂43的后端能够旋转地设置有后轮44。后缓冲器45在摆动臂43与辅助车架27之间倾斜延伸。0043且在被车座导轨26、枢轴板22、辅助车架27包围的三角形空间配置有空气滤清器47,在从该空气滤清器47向发动机39延伸的吸气系统
13、配置有化油器48。在被主车架23、下管24、发动机39包围的空间配置有二次空气控制阀49。该二次空气控制阀49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发动机39的排气口供给空气二次空气,发挥使排气中所包含的未燃烧成分燃烧的作用。0044且在枢轴板22的下部自由旋转地安装有支地架51,在车座导轨26的后端为了覆盖后轮44而安装有后挡泥板52。0045从辅助车架27有V状托架53向下延伸,该V状托架53的下端具备有双人座用脚踏板54。该双人座用脚踏板54是承载坐在双人车座25后部的同乘者的脚的脚踏板。双人座用脚踏板54被设置有左右一对,在图面纵深的脚踏板右双人座用脚踏板的上方且是沿辅助车架27地配置有罐55。该罐55的作
14、用在下图说明。0046如图2所示,罐55在圆筒壳体封入有活性炭等吸附剂,经由从燃料箱38的内部上部延伸的排出管56来吸附蒸发燃料并储存。0047在停车中等而发动机39停止时,把除去了蒸发燃料后的空气通过排放管57排出。0048在发动机39处于运转状态时,经由净化管58从罐55把蒸发燃料向化油器48送出,供给发动机39燃烧,并且经由新气导入管59而把外部的空气向罐55导入。新气导入管59的前端被在空气滤清器47附近开口。如从图1所知的那样,由于空气滤清器47的附近距离路面远,且上方被双人车座25和燃料箱38罩住,所以能够得到清洁的空气。0049如图3所示,跨越通过车体中心的主车架23来配置燃料箱
15、38,在其下配置发动机39,从该发动机39而在主车架23的右侧有排气管41延伸。从主车架23的后端被分为两股而有两个车座导轨26L、26RL表示左、R表示右的尾标。以下则根据需要添加延伸,俯视看在左车座导轨26L的左外侧看到有左V状托架53L,在该左V状托架53L设置有左双人座用脚踏板54L,在右车座导轨26R的右外侧看到有右V状托架53R,在该右V状托架53R设置有右双人座用脚踏板54R。0050即从车辆侧面看,V状托架53R成为把双人座用脚踏板54保持在所述车体架20的说明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4/6页6保持托架具体例。在该右V状托架53R的附近设置有罐55。即
16、把罐55沿车体架20在车宽度方向配置在车体架20的外侧。0051如图4所示,宽幅形状的枢轴板22从主车架23下降,在该枢轴板22设置有枢轴42,且从枢轴板22有左右的辅助车架27L、27R延伸到上位的车座导轨26L、26R。0052且从左辅助车架27L有左V状托架53L延伸,从右辅助车架27R有右V状托架53R延伸,但右V状托架53由于要配置假想线表示的罐55的关系而向车体中心侧凸地形成状弯曲。其结果是能够把罐55配置成靠近车体中心侧。0053直线L1是连结右V状托架53R的前端脚踏板铰链部61R与设置在辅助车架27的板62R的线,由于把罐55配置在该直线L1的内侧,所以即使假设车辆翻倒,也不
17、必担心罐55与路面接触。0054即把双人座用脚踏板54R放倒支起自由地安装在脚踏板铰链部61R,该双人座用脚踏板有承载同乘者的脚的脚踏板作用,而且兼备有罐55保护部件的作用。与另外设置罐保护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0055如图5所示,车座导轨26R从主车架23延伸,辅助车架27R从该车座导轨26R的中途向前下斜向地向枢轴板22延伸。且V状托架53R从辅助车架27R向下延伸。0056V状托架53R包括从辅助车架27R延伸的后侧管63和从辅助车架27R延伸且与后侧管63的下部结合的前侧管64,在后侧管63的下端设置有脚踏板铰链部61R。0057且在V状托架53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有作
18、为托架的十字托架66。十字托架66包括直接向V状托架53架设的跨设部件67和与该跨设部件67成十字安装的纵托架部68。0058由假想线表示的罐55的中心轴L2比辅助车架27R的中心轴L3更处于下位。即在图1中,罐55的中心轴比辅助车架27的中心轴而更处于下位。由于能够把罐55配置在辅助车架27的下方,所以能够谋求车辆的低重心化。0059如图5所示,罐55的中心轴L2相对辅助车架27R的中心轴L3从侧面看而被倾斜配置。即中心轴L2相对中心轴L3是非平行。0060假设中心轴L2与中心轴L3是平行的,则为了确保与辅助车架27R的间隙,就需要使罐55整体地从辅助车架27R离开,结果是使V状托架53R变
19、大型。0061这点如本实施例这样通过使中心轴L2相对中心轴L3从侧面看倾斜,就能够一边使各部分恰当地维持罐55与辅助车架27R之间的间隙,一边把罐55接近辅助车架27R地配置,因此,不会使V状托架53R等大型化,能够谋求重量轻化。0062且从车辆侧面看,在与作为保持双人座用脚踏板的保持托架的V状托架53R重叠的位置,配置有由假想线表示的罐55。由于重叠,所以V状托架53R发挥着保护罐55的作用。而且对于以保持双人座用脚踏板为目的设置的保持托架,附加支承罐的作用,所以与另外设置罐保持托架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减少零件个数。0063纵托架部68在图面表面侧具备有弯曲的插入片69、69。在图6详细说明
20、该插入片69、69的形状。0064如图6所示,在插入片69、69开有缺口而形成凹部71、71。该凹部71、71发挥着提高与被插入部件图7的方突起部75、75结合性的作用。以下说明把罐向该V状托架53R安装的顺序。0065如图7所示,在V状托架53R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有跨设部件67,按照以下叙述的说明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5/6页7顺序把罐55能够装卸地向该跨设部件67安装。在V状托架53R的高度方向中途架设的跨设部件67,有提高V状托架53R刚性的作用。0066且为了把罐55向车体安装而准备有软壳体72、附带有带的撑条80和对开圆筒罩90。0067软壳体72包括由橡
21、胶或软质树脂构成且是能够插入罐55大小的圆筒部73、从该圆筒部73的圆周面突出形成且具有缝隙74、74的上下一对方突起部75、75、从圆筒部73的一端延伸的U字部76。圆筒部73的另一端是挂带部77,对于该挂带部77为了促进理解而付与了阴影线。0068附带有带的撑条80包括把金属板冲压成曲柄形状的曲柄状板81、在该曲柄状板81的中央被小螺钉82固定的带83、收紧该带83的收紧螺钉84、在曲柄状板81的一端开口的长孔85、在曲柄状板81的另一端弯曲形成的臂部86、被焊接在该臂部86前端的螺母87。0069对开圆筒罩90包括对开圆筒部91、从该对开圆筒部91的上部前部延伸的舌片部92、在该舌片部9
22、2的前端立起形成的爪部93、为了收容方突起部75而在对开圆筒部91的中央形成的收容凹部94、从对开圆筒部91的下部后部延伸的突片部95。0070首先,把圆筒形状的罐55充分地插入软壳体72。当被充分插入,则罐55的前壁碰到U字部76,有阴影线的挂带部77位于罐55的大致中央。接着,把带83缠挂在挂带部77并把收紧螺钉84收紧。0071这样,在软壳体72上被插入罐55且经由带83安装有附带有带的撑条80。使该软壳体72接近V状托架53R。按照向缝隙74、74插入插入片69、69的要领而把软壳体72向十字托架66安装。0072如图8所示,利用上下的插入片69、69来固定软壳体72,其结果是使罐55
23、被沿辅助车架27R配置。接着,把从对开圆筒罩90延伸的舌片部92插入长孔85。在插入后利用爪部93的作用来维持卡合性。当以一定以上的力拉拽对开圆筒罩90,则爪部93变形而卡合性变弱,能够把舌片部92从长孔85拔出。使从对开圆筒罩90的下部后部延伸的突片部95向罐55的后部下方进入。0073如图9所示,从对开圆筒罩90延伸的突片部95与曲柄状板81的臂部86重叠。于是把螺栓96向上插入臂部86并与螺母87旋紧。由此,对开圆筒罩90的后部被固定。0074如从图9所知的那样,十字托架66的跨设部件67位于在V状托架53R背后后侧管63的车体中心侧的面和前侧管64的车体中心侧的面。因此,能够使十字托架
24、66整体地向车体中心侧图9的左侧靠近。其结果是能够把罐55靠车体中心侧配置。0075如图10所示,由于罐55外侧的面被对开圆筒罩90所覆盖,所以外观性良好。另一方面,罐55的车体中心侧的面如图9所示那样没被对开圆筒罩90覆盖而被露出。因此,罐55的车体中心侧的面能够被行走风充分冷却。0076本实施例中,是否把对开圆筒壳体向罐覆盖是任意的。而且罐的中心轴是否比辅助车架的中心轴位于下方而能够任意设定。且保持双人座用脚踏板的保持托架除了V状托架之外,也可以是三角板和U字管,形状是任意的。0077且本实施例中,只要把罐在车宽度方向配置在车体架的外侧便可,是否把罐向为了双人座用脚踏板而设置的保持托架安装
25、是任意的。说明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6/6页80078本实施例所示的“双人座用脚踏板的前端”,在把双人座用脚踏板向车体架固定安装的情况下,就是上述那样,但如实施例这样把双人座用脚踏板放倒支起自由地安装在脚踏板铰链部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脚踏板铰链部的前端。0079且实施例中是把罐配置在车体架的右侧外,但也可以是配置在车体架的左侧外。0080本发明对于机动两轮车的罐是合适的。说明书CN102066735ACN102066745A1/10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2/10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3/10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4/10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5/10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6/10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7/10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8/10页16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9/10页17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CN102066745A10/10页18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66735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