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5484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5484ACN102375484A21申请号201010256357822申请日20100818G06F1/16200601G06F1/20200601H05K7/20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魏钊科54发明名称服务器机箱57摘要一种服务器机箱,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包括一箱体及设于该箱体内的若干机架,所述若干服务器竖直设于所述机架上,还包括设于该箱体内的一散热装置组合,该散热
2、装置组合包括设于每一机架顶端的一第一风扇、设于每相邻两个第一风扇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扇上方的一冷却装置、及设于每相邻两个机架之间且位于所述机架底端的两个第二风扇,每一第一风扇将所对应机架的顶端的气流吸入并吹向冷却装置,所述两个第二风扇将每相邻两个机架之间的气流吸入并吹向各机架的底端,从而将所述服务器机箱内的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较好的散发出去。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2375491A1/1页21一种服务器机箱,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包括一箱体及设于该箱体内的若干机架,所述若干服务器竖直设于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设于该箱体内的一散热装置组合,该散热装置组合包括设于每一机架顶端的一第一风扇、设于每相邻两个第一风扇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扇上方的一冷却装置、及设于每相邻两个机架之间且位于所述机架底端的两个第二风扇,每一第一风扇将所对应机架的顶端的气流吸入并吹向冷却装置,所述两个第二风扇将每相邻两个机架之间的气流吸入并吹向各机架的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机架包括两个侧壁及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之间的若干对支撑部,每一对支撑部分别设于所述两个侧壁的前后两侧,所述服务器设于各机架的支撑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每一侧壁与所述支撑部同一高度的位置设有一长条状的通孔。4如权
4、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服务器分别包括一半封闭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若干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包括一板体及分别由该板体的前后两侧延伸的两个折边,所述机架的支撑部及所述服务器的折边于所述机架的前后两侧各形成一封闭的表面,使各机架内的气流仅于上下方向流通。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机箱内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该服务器机箱的内部分成上下设置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述机架收容于第一空间内且设于该支撑板上,所述两个第二风扇收容于第二空间内且设于该支撑板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穿孔。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组合还
5、包括若干挡板,所述挡板由各第一风扇靠近冷却装置的一侧延伸至冷却装置的底端。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冰水冷却装置。8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为竖直设置的横流扇。9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为水平设置的离心扇。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为刀片式服务器。权利要求书CN102375484ACN102375491A1/4页3服务器机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机箱,特别涉及一种刀片式服务器机箱。背景技术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
6、经济呈爆炸式增长,为存储及运算数据的需要,各类数据存储及运算中心大量建立,将多个服务器同时装入一服务器机箱时,不仅节省空间及便于管理,而且更可使多个服务器协同运行来执行大的运算项目,因此服务器机箱在组建数据存储及运算中心时被广泛采用。0003目前,刀片式服务器机箱作为一种可用高密度、低成本的服务器机箱而诞生。刀片式服务器机箱的特点就是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大量的刀片式服务器。随着系统功耗的不断提高,在与刀片式服务器机箱的处理能力、能源利用率等关系密切的散热问题上,给刀片式服务器机箱提出了严峻的挑战。0004现有的刀片式服务器机箱通常包括一箱体及设于该箱体内的若干机架。所述机架用以排列若干刀片式服务
7、器,每一机架通常包括两侧板及连接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若干支撑部。所述刀片式服务器竖直设于该机架的支撑部上。所述刀片式服务器机箱通常于箱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以对外散热,然而,随着箱体内的刀片式服务器密度的增加,所述散热孔的散热能力有限,使得刀片式服务器的热量不能及时地向外散热,从而导致刀片式服务器过热而停止运转。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服务器机箱。0006一种服务器机箱,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包括一箱体及设于该箱体内的若干机架,所述若干服务器竖直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服务器机箱还包括设于该箱体内的一散热装置组合,该散热装置组合包括设于每一机架顶端的一第一风扇、
8、设于每相邻两个第一风扇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扇上方的一冷却装置、及设于每相邻两个机架之间且位于所述机架底端的两个第二风扇,每一第一风扇将所对应机架的顶端的气流吸入并吹向冷却装置,所述两个第二风扇将每相邻两个机架之间的气流吸入并吹向各机架的底端。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散热装置组合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可促进该服务器机箱内的空气对流,并通过冷却装置将热气流进行冷却,从而将所述服务器机箱内的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较好的散发出去,提高整个服务器机箱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服务器机箱内组装服务器后的截面示意图。0009图2是图1中一机架的立体图。0010图3为图1中一服务器的立体
9、图。001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说明书CN102375484ACN102375491A2/4页40012服务器机箱100013箱体120014机架140015散热装置组合160016顶板1200017支撑板1210018底板1220019穿孔1230020侧板1240021空间125、126、1270022侧壁1400023支撑部1420024通孔1440025风扇160、1620026冷却装置1640027挡板1660028壳体2000029板体2010030电子元件2020031折边203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33如图1所示,该服务器机箱10为一
10、刀片式服务器机箱,其可用于组装若干个刀片式服务器20于其内。该服务器机箱10包括一箱体12、并排间隔设于该箱体12内的若干机架14以及对所述机架14上的服务器20散热的一散热装置组合16。为方便查看,图1中只示出了其中的两个机架14及对应所述两个机架14设置的散热装置组合16。0034所述箱体12的外形大致呈方矩状,其包括一矩形的顶板120、与该顶板120相对的一底板122及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120与底板122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侧板124,所述顶板120、底板122及左、右侧板124共同围设形成一矩形的收容空间126。所述底板122的上方设有一连接左、右侧板124的支撑板121,所述支撑板1
11、21与所述底板122平行设置,且其大小与所述底板122的大小相同。所述支撑板121上设有若干穿孔123。所述支撑板121将所述收容空间126分成上、下设置的第一空间125与第二空间127。0035所述两个机架14收容于该箱体12的第一空间125内,且并排设于该支撑板121上。请同时参阅图2,每一机架14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侧壁140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140之间的若干对支撑部142。所述每对支撑部142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140的前后两端。所述每对支撑部142将所述机架14分成若干层。所述侧壁140与每对支撑部142同一高度的位置各设有一通孔144。所述通孔144为长条状,且由
12、每对支撑部142中的一个向另一个的方向延伸。说明书CN102375484ACN102375491A3/4页50036所述若干刀片式服务器20竖直设于各机架14的支撑部142上,每层机架14内的刀片式服务器20由该机架14的左侧向其右侧并排排列。请同时参阅图3,每一服务器20的外形大致呈方矩状,其包括一半封闭的壳体200及设于该壳体200内的若干电子元件202。所述壳体200包括一矩形的板体201及由该板体201的前后两侧分别垂直延伸形成的两折边203,所述电子元件202设于该板体201靠近其中一折边203的表面上。组装时,后组装的刀片式服务器20的板体201与前一刀片式服务器20的折边203相
13、抵靠,从而与所述各支撑部142一起于该机架14的前后两侧各形成一封闭的表面。0037所述散热装置组合16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机架14顶端的两个第一风扇160、设于所述两个机架14底端且位于两个机架14之间的两个第二风扇162、以及设于所述两个第一风扇160之间且位于两个第一风扇160上方的一冷却装置164。0038所述两个第一风扇160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机架14顶端的支撑部142上,每一第一风扇160为轴流式吸风扇,以将对应机架14内各刀片式服务器20的热量吸出。0039所述两个第二风扇162收容于该箱体12的第二空间127内,且并排设于所述箱体12的两个机架14之间。所述两个第二风扇162分别
14、用以将该箱体12的第一空间125于两个机架14之间的空气吸入第二空间127内后,再分别吹向各第二风扇162所靠近的机架14的底端。本实施例中,各第二风扇162为一竖直设置的横流扇。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风扇162也可为水平设置的离心风扇。0040所述冷却装置164为冰水冷却装置,其固定于该箱体12的顶板120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风扇160的上方之间的位置。该冷却装置164的底端与所述两个第一风扇160的顶端之间各设有一挡板166,所述两个挡板166分别由该冷却装置164底端的左右两侧延伸至所述两个第一风扇160靠近该冷却装置164的一侧。0041如图1中箭头所示,工作时,所述服务器机箱10
15、内的第一风扇160高速运转,将设于所述机架14内的刀片式服务器20产生的高温气流由其下向上吸入,并由其顶端吹至所述第一风扇160的上方,被所述挡板166挡住而流经所述冷却装置164,通过该冷却装置164冷却后,由冷却装置164的下方流出,并沿所述两个机架14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该冷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一部分冷空气通过所述机架14的通孔144进入各机架14内,并由各层刀片式服务器20的底端向上流过各刀片式服务器20的电子元件202,以对其散热;另一部分冷空气沿所述两个机架14之间的间隙继续下降,直至到达所述支撑板121的附近后通过所述支撑板121的穿孔123被第二风扇162吸入而进入该箱体12的
16、第二空间127内,并在该第二空间127内由第二风扇162吹出流向各机架14的底端,进而透过所述支撑板121的穿孔123由各机架14的底端向上流动,以更好地对所述机架14上设于最底层的刀片式服务器20散热,同时,促进各机架14内的气流向上流动以进行下一个循环。所述第二风扇162吹出的冷气流还有一部分透过该支撑板121的穿孔123沿所述机架14与所述箱体12的侧板124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该冷气流中的一部分会通过各机架14的通孔144进入机架14内,以对各层的刀片式服务器20散热后,再通过所述第一风扇160吸出后以进行下一个循环。由于该服务器机箱10内的支撑部142及所述刀片式服务
17、器20的折边203于所述机架14的前后两侧各形成一封闭的表面,使各机架14内的气流仅于上下方向流通,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自然对流原理,可使各机架14内的刀片式服务器20的热量自然散发,同时,配合散热装置组合16的第一风扇160及第二风扇162促进该说明书CN102375484ACN102375491A4/4页6服务器机箱10内的空气对流,并通过冷却装置164将热气流进行冷却,从而将所述服务器机箱10内的刀片式服务器20产生的热量较好的散发出去,提高整个服务器机箱10的散热性能。0042具体实施时,所述服务器机箱10内的机架14为多个并排间隔设置时,则于每一机架顶端设有一第一风扇160,于每相邻两个第一风扇160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扇160上方设有一冷却装置164,于每相邻两个机架14之间且位于所述机架14底端设有两个第二风扇162,所述所有第一风扇160、第二风扇162及冷却装置164共同构成所述散热装置组合16。说明书CN102375484ACN102375491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5484ACN102375491A2/3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75484ACN102375491A3/3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75484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