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空调机.pdf

[预览]
格式:PDF , 页数:38 ,大小:829.01KB ,
资源ID:103671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10367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空调机.pdf)为本站会员(xia****o6)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空调机.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603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26030ACN102326030A21申请号201080008143722申请日20100305200905364720090306JPF24F1/00200601F24F13/0620060171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池田尚史田所敬英平川诚司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吕林红54发明名称空调机57摘要本发明的空调机具有吸入口2;热交换器7;吹出口3;送风机8,其被设置在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并具有以空调机主体1的长度方向为旋转轴方向L且从吸入口2向吹出

2、口3对室内空气进行送风的叶轮8A;稳定器9,其分离叶轮8A的上游侧的吸入侧流路E1和下游侧的吹出侧流路E2,并构成吹出侧流路E2的背面侧;螺旋状的导向壁10,其构成吹出侧流路E2的背面侧;阶梯部14,其设置在导向壁10的至少一部分,并列设置多个沿旋转轴方向L延伸的阶梯,并在送风机8的送风方向上成为台阶状,所述阶梯在与叶轮8A的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上为大致三角形状凹陷的形状。由此,通过台阶状的阶梯生成的负压,防止吹出气流的剥离,能够实现低噪音和节能。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818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015482010030587PCT申请的公

3、布数据WO2010/100944JA2010091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6页附图19页CN102326043A1/2页2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与吸入的所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向室内吹出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室内空气的吹出口;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并具有叶轮,所述叶轮以空调机主体的长度方向作为旋转轴方向,被电机旋转驱动,将所述室内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向所述吹出口进行送风;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将所述叶轮的上游侧的吸入侧流路和下游侧的吹出侧流路分离,并构成

4、从所述叶轮到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吹出侧流路的前面侧;螺旋状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构成从所述叶轮到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吹出侧流路的背面侧;阶梯部,所述阶梯部设置于所述导向壁的至少一部分,并列设置多个阶梯,并且沿所述送风机的所述送风的方向成为台阶状,所述阶梯在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呈大致三角形凹陷的形状,并沿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将所述阶梯部的一个阶梯的上游侧端部作为阶梯开始部,将所述阶梯的大致三角形中最深地凹陷的部分作为阶梯最深部,将所述阶梯的下游侧端部作为阶梯结束部,以连结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O与所述阶梯开始部的长度C1、连结

5、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O与所述阶梯最深部的长度C2、连结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O与所述阶梯结束部的长度C3之间的关系满足C1C2C3的方式构成所述阶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将所述阶梯部的一个阶梯的上游侧端部作为阶梯开始部,将所述阶梯的大致三角形中最深地凹陷的部分作为阶梯最深部,将所述阶梯的下游侧端部作为阶梯结束部,以连结所述阶梯开始部与所述阶梯最深部的长度H、连结所述阶梯最深部与所述阶梯结束部的长度S之间的关系满足HS的方式构成所述阶梯。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在从所述叶轮吹出的空气流成为高

6、速的部分的导向壁上,设置有所述阶梯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而由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构成,并具有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吸入口的下游相当的位置的所述导向壁上;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吸入口的下游相当的位置的所述导向壁上。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以邻接于与所述导向壁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连接的侧壁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导向壁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的所述叶轮通过固定沿所述旋转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的叶轮单体而

7、构成,设置于所述导向壁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上的所述阶梯部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长度,以与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端部的所述叶轮单体上的相邻的叶轮单体交叠的方式延伸地构成。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以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从所权利要求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2/2页3述导向壁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的方式形成有所述阶梯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壁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之间具有分割件,该分割件沿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且具有连结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两端部上的阶梯部的阶梯开始部与阶梯结束部的壁面,阻止在所述中央部流

8、动的高速气流通过所述阶梯部向所述两端部过剩地流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将所述阶梯部分割成多个地构成,使分割了的多个阶梯部的所述阶梯开始部的位置或所述阶梯最深部的位置或所述阶梯结束部的位置,以在邻接的阶梯部不同的方式构成。11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使连结构成所述阶梯部的一个阶梯的所述阶梯最深部与所述阶梯结束部的长度S,相对于多个阶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逐渐变长或逐渐变短地变化。12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与吸入的所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向室内吹出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室内空气的吹出口;送风机,所

9、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并具有叶轮,所述叶轮以空调机主体的长度方向作为旋转轴方向,被电机旋转驱动,将所述室内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向所述吹出口进行送风;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将所述叶轮的上游侧的吸入侧流路和下游侧的吹出侧流路分离,并构成从所述叶轮到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吹出侧流路的前面侧;螺旋状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构成从所述叶轮到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吹出侧流路的背面侧;下层基盘,所述下层基盘设置在所述导向壁的表面的下层,在所述导向壁的表面侧具有下层侧嵌合部,所述导向壁的表面由分割成多个的多个表面块构成,并且,所述表面块的各自的内面以嵌合于与所述导向壁的固定位置相当的所述下层

10、基盘的下层侧嵌合部的方式形成,并能够改变各表面块的组合。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表面块的至少一个表面块具有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阶梯部。权利要求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1/16页4空调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送风机构而搭载有横流风机的空调机。背景技术0002以往公开了搭载有横流风机的空调机在壳体表面形成有小孔的凹陷凹坑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搭载了该横流风机的空调机中,在吹出格栅上的处于相对于风机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平面侧壁,等间隔且以格子状设置有小孔的凹陷凹坑。通过形成多个凹坑,想要从风机吹出部到通风路降低高风

11、速区域中的剥离。0003另外,公开了在壳体表面形成有涡旋发生机构的发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搭载了该横流风机的空调机中,具有从壳体面上的风机观察被配置在下游侧的、使经由风机流出的空气产生纵向涡旋的涡旋发生机构。通过该涡旋发生机构,在涡旋发生部产生纵向涡旋,对空气的上层和下层进行搅拌,由此防止气流从壳体面上剥离。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21396号公报第4、5页,图6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50534号公报第2、3页,图20007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搭载了横流风机的空调机中,在壳体表面以格子状形成的多个凹坑小孔凹陷为半圆球状的凹陷,因此,当风机吹出气流通过凹坑

12、表面时,不限制凹坑下游侧的方向,存在会变得不稳定的问题。0008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横流风机中,为了由从壳体表面突出的涡旋发生部产生纵向涡旋,以阻挡风机吹出气流的方式使涡旋发生部的上游侧面朝向稳定器STABILIZER方向。由此,气流被阻碍并成为通风阻力,对于风机的旋转,转矩增大,其结果是,存在驱动的风机电机的输入可能恶化的问题。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搭载了横流风机的空调机,在从风机吹出的空气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之前的风路中,能够防止从壳体剥离,实现低噪音化,并防止驱动的风机电机的输入的增加。0010另外,其目的在于防止在风机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吹出

13、空气成为低速并产生室内空气的逆流,室内空气被低温的空气冷却而产生露飞溅。0011本发明的空调机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与吸入的所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向室内吹出热交换了的所述室内空气的吹出口;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并具有叶轮,所述叶轮以空调机主体的长度方向作为旋转轴方向,被电机旋转驱动,将所述室内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向所述吹出口进行送风;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将所述叶轮的上游侧的吸入侧流路和下游侧的吹出侧流路分离,并构成从所述叶轮到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吹出侧流路的前面侧;螺旋状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构成从所述叶轮到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吹出侧流路的背

14、面侧;阶梯部,所述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2/16页5阶梯部设置在所述导向壁的至少一部分,并列设置多个阶梯,并且沿所述送风机的所述送风的方向成为台阶状,所述阶梯在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呈大致三角形凹陷的形状,并沿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0012发明的效果0013根据本发明,防止从风机吹出的高速的空气流在向吹出口流动期间从壳体剥离,得到实现低噪音化及节能化的空调机。0014另外,能够得到如下的空调机,即,在风机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引入其附近的中央侧的空气流,能够防止来自室内的逆流。附图说明0015图1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表示搭载了横流风机的空调机

15、的外观立体图。0016图2是沿图1的QQ线的纵剖视图。0017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搭载在空调机上的横流风机的叶轮的大致结构图。0018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形成与空调机的导向壁一体的主体外轮廓的一部分的框体及横流风机的叶轮的立体图。0019图5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表示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时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20图6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放大导向壁附近的一部分表示截面的说明图。0021图7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放大阶梯部的一部分表示截面的说明图。0022图8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表示阶梯部的作用的说明图。0023图9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表示在空调机主体上部,吸入格

16、栅沿主体长度方向被分割的结构的立体图。0024图10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图10A是表示来自叶轮的吹出风速V的分布的说明图,横向表示叶轮旋转轴方向,纵向表示风速V。图10B是表示导向壁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主视图,是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进行表示,但叶轮的位置由虚线表示。0025图11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表示导向壁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26图12涉及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是横向表示叶轮旋转轴方向、纵向表示风速V的说明图。0027图13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表示导向壁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主视图。0028图14涉及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表示导向壁

17、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29图15涉及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在与横流风机的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中,表示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的叶轮单体附近的导向壁附近的吹出气流的说明图。0030图16涉及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表示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时的导向壁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31图17涉及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表示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时的导向壁和与其一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3/16页6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32图18涉及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表示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时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33图19涉及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是表示拆

18、下横流风机的叶轮时的导向壁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立体图。0034图20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是局部分解表示导向壁和与其一体地构成的框体背面部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35实施方式10036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涉及本实施方式,是表示将横流风机作为送风机搭载的空调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QQ线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搭载在空调机上的横流风机的叶轮的大致结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形成与空调机的导向壁一体的主体外轮廓的一部分的框体及横流风机的叶轮的立体图,图5涉及本实施方式,是表示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8A时的框体背面部1C的立体图,图6是放

19、大导向壁附近的一部分表示截面的说明图,图7是放大阶梯部14的一部分表示截面的说明图。对于空气的气流,在图1中用空白箭头表示,在图2、图6中用虚线箭头表示。另外,图2、图4中的粗箭头RO表示横流风机8的叶轮8A的旋转方向。并且,O是叶轮8A的旋转轴,在剖视图中表示旋转中心。0037如图1及图2所示,空调机主体1设置在进行空气调节的房间11的壁11A上。空调机主体1由配置在主体正面的前面板1A、框体前面部1B、框体背面部1C构成。而且,在横跨框体前面部1B及框体背面部1C的空调机主体上部1D,形成有室内空气的吸入口2,而且,将使灰尘带静电并集尘的电集尘器6、除尘的网眼状的过滤器5和热交换器7配置在

20、送风机即横流风机8的叶轮8A的上游侧。0038如图2所示,延伸到叶轮8A附近的形状的稳定器9,分离叶轮8A的上游侧的吸入侧流路E1和下游侧的吹出侧流路E2,并构成从叶轮8A到吹出口3的吹出侧流路E2的前面侧,而且成为能够临时存储从热交换器7滴下的水滴的形状。另外,从叶轮8A到吹出口3的吹出侧流路E2的背面侧由螺旋状的导向壁10构成,导向壁10与框体背面部1C一体地形成。导向壁10是指从上游侧即成为与叶轮8A的最接近部的导向壁始点10A到下游侧即与稳定器9的最接近点即导向壁终点10B。分别连结旋转中心O与导向壁始点10A、导向壁终点10B的直线构成规定角度即螺旋角C。另外,连结导向壁10的各位置

21、与旋转轴中心O的直线是从导向壁始点10A到导向壁终点10B,以大致逐渐变长的螺旋形状形成。而且,在导向壁10的一部分,从叶轮8A朝向吹出口3,多个凹部以台阶状连接并形成阶梯部14。0039而且,上下风向叶片4A、左右风向叶片4B能够自由转动地被安装在吹出口3。0040在表示横流风机8的叶轮8A的图3中,在旋转轴O的上侧示出了一片翼8C,在旋转轴O的下侧示出了从正面观察的图。如图3所示,横流风机8的叶轮8A由例如AS等热塑性树脂成形。将沿旋转轴方向L延伸的翼8C的一端部固定在圆板状的环8B的外周部,沿环8B的外周部设置多片翼8C并作为叶轮单体8D。对一个叶轮单体8D的翼8C的另一端部、和相邻的叶

22、轮单体8D的环8B的内面未固定翼8C的面进行熔敷。熔敷多个叶轮单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4/16页7体8D后,对成为叶轮8A的端部的环8B进行熔敷而形成叶轮8A。0041而且,叶轮8A的一端通过例如螺钉等固定有成为旋转轴O的风机轴8F。另外,叶轮8A的另一端以向叶轮8A的内部侧突出的方式,例如通过螺钉等将与环8B一体形成的风机轮毂8E和电机12的电机轴12A固定。通过风机轴8F及风机轮毂8E支承两端部。随着电机12旋转,以旋转轴O为旋转中心如图2所示地向旋转方向RO旋转,由此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被吸入,并从吹出口3向室内送风。以使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与空调机主体1

23、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叶轮8A收纳在空调机主体1内。0042另外,在图4、图5中,在导向壁10的下游侧,在叶轮8A的两端部侧作为流路缩小部件形成有例如波动座SURGINGBLOCK15。通过该波动座15,使吹出侧流路E2的宽度减少。通过减少气流的宽度,防止从叶轮8A吹出的空气流在叶轮8A的两端部附近成为低风速,防止室内的空气逆流。另外,在导向壁10的一部分设置阶梯部14。设置在该导向壁10上的阶梯部14如图5所示地形成在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的一部分上,这里是中央部分上。通过沿导向壁10的气流,使旋转轴方向L的中央部分的吹出气流成为较高速的气流FF。而旋转轴方向L的两端部分的吹出气流成为比中

24、央部分的气流低速的吹出气流FS。0043另外,如图6所示,阶梯部14例如沿旋转轴方向L延伸,并在与叶轮8A的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上并列设置多个大致呈三角形地凹陷的阶梯,这里是5个阶梯14A、14B、14C、14D、14E,从而成为台阶状。从位于最上游的阶梯部14A的阶梯开始部14A到位于最下游的阶梯部14E的阶梯结束部14D,形成在从导向壁始点10A至导向壁终点10B的内侧。另外,分别连结横流风机的叶轮8A的旋转中心O与阶梯开始点14A、阶梯最深点14B、阶梯结束部14D的线段O14A、O14B、O14D的长度C1、C2、C3满足C1C2C3。另外,在各阶梯14A、14B、14C、14D、14E

25、中,阶梯最深部14B是在阶梯开始部14A和阶梯结束部14D之间位于阶梯开始部14A侧的附近。即,对连结阶梯开始部14A与阶梯最深部14B的距离H、和连结阶梯最深点14B与阶梯结束部14D的长度S进行比较时,HS。连结阶梯最深点14B与阶梯结束部14D的面是面向叶轮8A的平坦的倾斜面即阶梯法面部14C。0044如图6、图7所示,设置在导向壁10上的阶梯部14满足C1C2C3,从而朝向吹出侧流路E2的下游地形成在从旋转中心O逐渐扩大的方向上。例如,使用叶轮8A的半径为53MM的横流风机8,在最上游侧的阶梯14A中,C176MM、C278MM、C379MM。在与阶梯14A连接的阶梯14B中,C179

26、MM,并连接到阶梯14C14E而构成。0045另外,在多个阶梯14A、14B、14C、14D、14E的每一个中,连结阶梯开始部14A与阶梯最深部14B的距离H、和连结阶梯最深点14B与阶梯结束部14D的距离S大致相同,例如H2MM左右,S15MM左右,H/S为0103左右。但是,连结各阶梯14A14E的阶梯开始部与阶梯结束部时,以不设置阶梯部14的结构的导向壁10的螺旋状的表面在这里成为导向壁10的螺旋状的假想表面IM的方式构成,从而也不一定必须使阶梯部14的各阶梯的H和S相同。0046另外,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从阶梯部14A的阶梯开始部14A到阶梯部14E的阶梯结束部14D的角度即阶梯部形成角

27、度S,比从导向壁始点10A到导向壁终点10B的螺旋角C小。例如在这里,使连结旋转中心O与阶梯部14A的阶梯最深点14B的直线、和连结旋转中心O与最下游侧的阶梯部14E的阶梯结束部14D的直线所成的阶梯部形成角度S为规定角度,例如大致60左右,使导向壁螺旋角C为例如大致140左右,S为C的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5/16页8大致1/2左右。0047以下,基于图7进一步详细说明阶梯部14。构成阶梯部14的一个阶梯是从导向壁10的螺旋状的假想表面IM,截面以大致三角形状凹陷的形状。即,在从位于导向壁10的开始点10A侧的阶梯开始部14A朝向导向壁10的背面侧图7中朝向右

28、侧的方向沿大致90度1的方向下降的位置,形成阶梯最深部14B。而且,形成从阶梯最深部14B朝向导向壁10的假想表面IM并在大致80度2的方向上沿假想表面IM延伸的面即阶梯法面14C。阶梯法面14C与假想表面IM相交的部分是阶梯结束部14D。这里,阶梯结束部14D中的阶梯法面14C与假想表面IM所成的角度3为大致10度左右以下。例如,由阶梯开始部14A、阶梯最深部14B、阶梯结束部14D形成了以大致三角形状凹陷的形状的一个阶梯14B。0048在这样构成的空调机主体1中,通过电源基板向旋转驱动叶轮8A的电机12通电时,横流风机8的叶轮8A向RO方向旋转。于是,房间11的空气从设置在空调机主体上部1

29、D的吸入口2被吸入,灰尘被电集尘器6、过滤器5除去后,利用热交换器7进行热交换。即,空气被加热而进行制热、或被冷却而进行制冷、除湿中的任意一个,并通过吸入侧流路E1向横流风机8的叶轮8A被吸入。然后,从叶轮8A吹出的气流被导向壁10、稳定器9诱导并通过吹出侧区域E2而流向吹出口3。而且,通过向房间11吹出而进行空气调节。此时,通过上下风向叶片4A、左右风向叶片4B对吹出空气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风向控制,由此,使风在整个房间11中流动,实现了温度不均的抑制。0049此时,在吹出区域E2的旋转轴方向L的中央部分,从叶轮8A被吹出并沿导向壁表面流动的较高速的气流FF碰撞到导向壁10并被送向吹出口3。

30、另外,按照每个在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上相邻的叶轮单体8D产生吹出风速差,尤其在环8B附近通过吹出气流彼此的剪切摩擦而产生乱流。在以往的空调机中,导向壁10是简单弯曲的螺旋形状。由此,在导向壁10的表面因吹出风的碰撞或乱流碰撞而产生压力变动,成为噪音的原因。尤其在旋转轴方向L的中央部分,吹出气流是高速的气流FF,由于以高速撞到导向壁10,所以噪音变大。0050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5图7所示的阶梯部14设置在导向壁10的例如中央部分。中央部分有高速的气流FF流动,阶梯部14对该高速的气流FF的作用利用图8的说明图进行说明。0051如图8所示,沿阶梯部14流动的高速的气流FF的一部分从最上游

31、侧的阶梯14A的阶梯开始部14A朝向阶梯最深部14B的方向改变方向,并落入阶梯14A而生成涡旋G1。由此,在阶梯最深部14B因涡旋G1产生负压。在该状态下,进一步从叶轮8A吹出并在导向壁10表面附近流动的高速的吹出气流FF如气流X所示地从阶梯开始部14A被引入负压并再次附着在阶梯法面14C的下游侧的一部分上。0052而且,朝向与阶梯部14A连接的阶梯部14B。在阶梯部14B的阶梯开始部14A也发生同样的现象,从阶梯部14B的中途再次附着在阶梯法面14C。通过形成多个阶梯的阶梯部14,在阶梯开始部14A从导向壁10的表面分离并在阶梯法面14C的中途再附着的现象反复进行,如气流X所示地流动。由此,

32、与未设置阶梯部14时的吹出气流FF相比,在吹出气流X中高速气流所接触的导向壁10的表面积缩小。其结果,音源减少。另外,因涡旋G1而生成负压,由此抑制在导向壁10表面上的剥离。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6/16页90053另外,吹出气流的流速在旋转轴方向L上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部14沿旋转轴方向L延伸地设置。由此,在旋转轴方向L上,涡旋G1的大小变化,在旋转轴方向L上,压力变动被缓和。而且,如阶梯14A、14B、14C、14D、14E那样地阶梯连续地设置多个,由此吹出气流FF的压力变动逐渐扩散。由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噪音化。0054另外,通过防止从导向壁10表

33、面的剥离,能够防止风量相对于输入功率的降低,以实现节能化。0055而且,通过使C1C2C3,阶梯结束部14D不从导向壁10的假想表面IM向吹出侧流路E2的风路侧突出,而是沿导向壁10的螺旋状的假想表面IM逐渐扩大的形状,从而不会阻碍从上游流来的导向壁10附近的气流。由此通风阻力降低,能够降低电机动力,从而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0056以上的结果,通过设置阶梯部14,实现横流风机的低噪音化及高效率化,通过搭载该横流风机,能够得到安静且节能的空调机。0057阶梯开始部14A和阶梯结束部14D位于导向壁10的螺旋状的假想表面IM,阶梯最深部14B位于与假想表面IM相比向导向壁10的内面侧凹陷的部分。这

34、里,由于导向壁10是螺旋状,所以始终满足C1C3。通过满足C1C2,表示了阶梯最深部14B位于从阶梯开始部14A向导向壁10的内面侧凹陷的部分。另外,通过使C2C3,表示了阶梯最深部14B的位置没有从假想表面IM大幅度凹陷。例如在图8所示的截面上,在以叶轮8A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描绘出了经过一个阶梯的阶梯结束部14D的圆的情况下,以阶梯最深部14B位于该圆的内侧的方式形成阶梯即可。而且,产生涡旋G1,并形成仅使该部分成为负压的最低限度的凹陷宽度C2C1的阶梯14A、14B、14C、14D、14E即可。设置大凹陷宽度的阶梯时,在该部分能够产生大的涡旋,通过该大的涡旋,沿导向壁10流动的吹出气流相反地

35、发生紊乱。0058另外,以成为HS的方式构成,在图8所示的与旋转轴方向L垂直的截面中,阶梯最深部14B位于与阶梯结束部14D相比更接近阶梯开始部14A的位置。即,在图7中,阶梯具有成为13的三角形状的截面。由此,在接近阶梯开始部14A的部分,容易产生涡旋G1。而且,通过使法面部14C的长度更长而成为容易再附着的形状。0059另外,H/S优选为0103。H/S比01小时,凹陷过小,从而涡旋小,再附着的效果差。另一方面,H/S比03大时,凹陷过大,从而涡旋大,相反会发生乱流。0060另外,1、2、3只是一例,但不限于此。优选为从导向壁10附近的气流不容易发生涡旋G1的形状。这就是说,优选1和2为大

36、致90左右,成为不容易发生涡旋G1的形状。尤其若2为90以下,则涡旋G1发生在阶梯最深部14B的附近,从而能够使因负压吸引的气流顺畅地再附着在法面部14C,所以优选。使3小,能够使阶梯法面部14C的气流顺畅地流向下一阶梯的阶梯开始部14A。0061在制作方面,将导向壁10整体作为一体使用模具制造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能够脱模的形状。例如,在与旋转轴方向L垂直的截面上,描绘了经过各阶梯的阶梯开始部14A并表示脱模方向的直线的情况下,成为阶梯最深部14B与该直线相比位于上方、即咬入导向壁10的内面侧的部分的形状时,就不能脱模。由此,优选使阶梯最深部14B位于经过阶梯开始部14A并表示脱模方向的直线的下

37、方。但是,通过其他方法制作的情况下,不限于此。00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有5个阶梯的阶梯部14,但不限于5个,并列设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7/16页10置2个以上即可。另外,例如在图8中,相邻的上游侧的阶梯14A的阶梯结束部14D和与其下游侧连接的阶梯14B的阶梯开始部14A以成为大致同样的位置的方式连接并构成阶梯部14。但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例如使上游侧的阶梯14A的阶梯结束部14D和其下游侧的阶梯14B的阶梯开始部14A之间以某程度分离地设置多个阶梯。即,只要多个阶梯隔开规定间隔地至少连续设置成台阶状,就能得到同样的效果。0063另外,只要阶梯

38、部14在导向壁始点10A和导向壁终点10B之间,则可以位于任何位置。但是,导向壁始点10A的紧接着的下游侧,因导向壁始点10A的形状而容易发生涡旋等,容易成为不稳定的气流。为通过阶梯部14得到有效的效果,而优选在以某种程度形成沿着导向壁10的气流的部分设置阶梯部14。如图2所示,通过将阶梯部14大致设置在成为沿导向壁10的气流的附近,能够有效地发挥抑制沿导向壁10的气流剥离的作用。0064图9涉及本实施方式,是表示在空调机主体上部1D,吸入口2沿主体长度方向被分割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在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附近通过例如分割部2C分割成第一吸入口2A和第二吸入口2B这两部分。电集尘器2或追加过

39、滤器等在热交换器7的上游侧以左右非对称的方式配置,成为吸入通风阻力在左右不同的结构,有时在中央附近设置分割部2C。0065在该结构例中,如图6图8所示,通过将沿叶轮旋转轴方向L延伸的台阶状的阶梯部14形成在导向壁10上,能够实现横流风机8的低噪音化及高效率化,得到安静且节能的空调机。像这样将吸入口2在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上分割成两部分而由第一吸入口2A和第二吸入口2B构成的情况下,将吸入口2分割成两部分的分割部2C成为阻力。由此,在分割部2C的下游侧,叶轮8A难以吸入及吹出。由此,在与分割部2C的下游相当的位置,吹出风速可能会变得比其他区域低。图10A示出了来自叶轮8A的吹出风速V的分布。横

40、向表示叶轮旋转轴方向L,在纵向上表示风速V。如图所示,在分割部2C的下游部分,风速V变低。0066图10B是表示导向壁10和与其一体构成的框体背面部1C的主视图,拆下横流风机的叶轮8A进行表示,但叶轮8A的位置由点划线表示。在图10A和10B中,使旋转轴方向L的位置大致一致。另外,图11是表示导向壁10和与其一体构成的框体背面部1C的立体图。在该结构例中,与第一、第二吸入口2A、2B对应地,阶梯部16被左右分割并形成在第一阶梯部16A和第二阶梯部16B的两个部位。即,在旋转轴方向L上,在与中央附近的分割部2C相当的中央部B,未形成阶梯部16。该第一、第二阶梯部16A、16B的详细的截面形状与图

41、2、图6图8中的阶梯部14相同。0067在叶轮8A的吹出风速较高的部分、例如吹出风速成为VS以上的部分,在导向壁10上形成有第一、第二阶梯部16A、16B。即在与第一、第二吸入口2A、2B的下游相当的位置,吹出风速变高,图6所示的导向壁表面附近的气流也以高速碰撞到导向壁10。高速气流接触的导向壁10的表面积大时,噪音变大,但在阶梯部16A、16B的阶梯最深部附近发生涡旋而使其附近发生负压。而且,能够抑制通过导向壁10表面的高速气流剥离,并减少高速气流接触的导向壁10的表面积。由此,能够降低噪音。0068而且,第一、第二阶梯部16A、16B分别沿旋转轴方向L延伸,被设置在认为高速气流碰撞的部分的

42、例如整个面。吹出风速在旋转轴方向L上分布,通过阶梯部16A、16B产生的涡旋的大小也在旋转轴方向L上变化。由此,压力变动在旋转轴方向L上被缓和,能够进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8/16页11一步实现低噪音化。另外,在阶梯部16连续地构成多个阶梯,例如图10、图11中是5个阶梯。由此,吹出气流的压力变动在吹出区域E2朝向吹出口3逐渐扩散,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低噪音化。0069尤其在吹出风速低的部分B未形成阶梯部16A、16B。吹出风速低的情况下,因碰撞导向壁10而产生的噪音几乎不成问题。在该部分形成阶梯部16时,产生的涡旋可能会阻碍气流。因此,在该结构例中,只在吹出气流

43、高速的部分,设置第一、第二阶梯部16A、16B,降低高速气流产生的噪音。0070根据叶轮8A的上游侧的结构,也有来自叶轮8A的吹出风速V的分布如图12所示的情况。图12中,横向表示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在纵向上表示风速V。此时,如果在吹出气流高速的部分、例如吹出风速V为VS以上的部分的导向壁10上,设置以台阶状连接多个阶梯而成的阶梯部16,则能够降低高速气流产生的噪音。0071这里,作为阈值的VS也因横流风机8的送风量而不同,在上述中,为便于说明,采用了在吹出风速V成为规定的风速VS以上的部分设置阶梯部16。该规定的风速值VS因空调机、横流风机的大小和风路的结构而不同。由此不能一概地设定,但

44、能够通过经验或实验设定,也可以通过模拟设定。另外,在旋转轴方向L的两端部,吹出风速最低,从而也可以将例如两端部中的风速与最快部分的风速之间的中间值以上的值设定为VS等。0072如上所述,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2;与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7;向室内吹出热交换了的室内空气的吹出口3;送风机8,所述送风机8设置在吸入口2和吹出口3之间的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并具有叶轮8A,所述叶轮8A以空调机主体1的长度方向作为旋转轴方向L,被电机12旋转驱动,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向吹出口3进行送风;稳定器9,所述稳定器9将叶轮8A的上游侧的吸入侧流路E1和下游侧的吹出侧流路E2分离,并构成从叶轮8A到

45、吹出口3的吹出侧流路E2的前面侧;螺旋状的导向壁10,所述导向壁10构成从叶轮8A到吹出口3的吹出侧流路E2的背面侧;阶梯部14,所述阶梯部14设置在导向壁10的至少一部分,并列设置多个阶梯14A、14B、14C、14D、14E,并且沿所述送风机8的送风方向成为台阶状,所述阶梯14A、14B、14C、14D、14E在与叶轮8A的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上呈大致三角形凹陷的形状,并沿旋转轴方向L延伸,由此,能够抑制导向壁10表面上的剥离,能够扩散压力变动而得到低噪音的空调机。0073另外,在与所述叶轮8A的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上,将阶梯部14的一个阶梯的上游侧端部作为阶梯开始部14A,将阶梯的大致三角形

46、中最深地凹陷的部分作为阶梯最深部14B,将阶梯的下游侧端部作为阶梯结束部14D,以连结叶轮8A的旋转中心O与所述阶梯开始部14A的长度C1、连结叶轮8A的旋转中心O与阶梯最深部14B的长度C2、连结叶轮8A的旋转中心O与阶梯结束部14D的长度C3之间的关系满足C1C2C3的方式构成阶梯,由此,能够不阻碍导向壁10附近的气流地降低通风阻力,能够得到可以降低消耗电力的空调机。0074另外,在与叶轮8A的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上,将阶梯部14的一个阶梯的上游侧端部作为阶梯开始部14A,将阶梯的大致三角形中最深地凹陷的部分作为阶梯最深部14B,将阶梯的下游侧端部作为阶梯结束部14D,以连结阶梯开始部14A

47、与阶梯最深部14B的长度H、连结阶梯最深部14B与阶梯结束部14A的长度S之间的关系满足HS的方式构成阶梯,由此,能够在阶梯最深部14B附近可靠地产生涡旋G1而发生负压,能够得到低噪音的空调说明书CN102326030ACN102326043A9/16页12机。0075另外,在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上,在从叶轮8A吹出的空气流成为高速的部分的导向壁10上,设置有阶梯部14,由此,能够得到可以缩小高速气流接触的导向壁10的表面积且能够实现低噪音化的空调机。0076另外,吸入口2在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而由第一吸入口2A和第二吸入口2B构成,并具有第一阶梯部16A,所述第一阶梯部

48、16A设置在与第一吸入口2A的下游相当的位置的导向壁10上;第二阶梯部16B,所述第二阶梯部16B设置在与第二吸入口2B的下游相当的位置的导向壁10上,由此,在高速气流接触的导向壁10的部分设置阶梯部16A、16B,能够得到可以缩小高速气流接触的导向壁10的表面积并实现低噪音化的空调机。0077实施方式20078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本实施方式涉及在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上两端部附近的导向壁10。图13涉及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是表示导向壁10和与其一体构成的框体背面部1C的主视图,是拆下了横流风机的叶轮8A进行表示,但叶轮8A的位置用虚线表示。另外,图14是表示导向壁1

49、0和与其一体构成的框体背面部1C的立体图。图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0079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阶梯部17A、17B设置在有低速度的吹出气流FS流动的附近,例如导向壁10的旋转轴方向L的两端部。与两端部的侧壁邻接地设置的阶梯部17A、17B是并列设置多个阶梯、例如5个阶梯而以台阶状连续地构成。与该旋转轴O垂直的截面形状与图7同样,是以大致三角形状凹陷的形状。在该结构中,在导向壁10的两端部作为流路缩小部件而具有波动座15,从而阶梯部17A、17B与波动座15邻接地设置。另外,阶梯部17A、17B分别在旋转轴方向L上,以一端部位于波动座15的内侧,另一端部至少从叶轮8A的端部与第二个叶轮单体8D交叠的方式延伸地构成。即,阶梯部17A是以跨过叶轮8A的风机轴侧的叶轮单体8D1及与叶轮单体8D1的内侧相邻的叶轮单体8D2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另外,阶梯部17B是以跨过风机电机侧的叶轮单体8D3及与叶轮单体8D3的内侧相邻的叶轮单体8D4的方式设置。0080从图13的叶轮8A的旋转轴方向L上的两端部的叶轮8D1、8D3吹出到导向壁10附近的气流,比从叶轮旋转轴方向L的中央附近吹出的高速气流FF的速度低,容易成为不稳定的气流FS。图15是表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